中国式监理,路在何方?

时间:2022-09-09 02:22:27

中国式监理,路在何方?

摘要:中国推行监理制度,至今已有二十六年了。由于各种原因和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监理人的发展愈来愈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各种荒唐错误的奇谈悖论也日益盛行,更是恶化和戕害了监理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我们监理人必须自强自信,敢于直面这残酷的现实,大声疾呼,积极努力,才能迎来监理人的希望和未来。

关键词:中国式监理监理万能论监理无用论中国特色论路在何方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 A

中国自1988年开始推行监理制度,至今已风风雨雨走过了二十六年。期间,有过尝试的激动,有过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惨痛的教训和至今无法释怀的困惑,甚至走入了一条崎岖坎坷的小路,出现了政策设计者和监理人始料不及的偏离和人为误区,实在令行业人士扼腕兴叹!监理行业如想回归康庄坦途,不直面、不解决这些错误而荒唐的奇谈悖论,不积极主动呼吁和出击,中国式监理必将真正变成“夕阳产业”,走上更加没落的穷途末路。

一、奇谈悖论

1.监理万能论

此种观点认为:监理的工作就是“三控两管一协调”,现在又加上一个“安全管理”,所以无论是工程进度拖后啦、或投资增加啦、或工程质量和安全存在各种问题啦,甚至各方发生合同纠纷、关系紧张等等各种问题,都是监理工作不力造成的。如果监理全部到位、及时,“预控”全面,“过程”到位,“事后”跟进,怎么还会有各种问题发生呢?要明白,监理的权力很大啊,如: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等等。既然如此,你监理为什么还管不好呢?

于是乎,就有了如下不正常的现象:签订监理合同时,业主方要求监理包质量、包进度、包安全文明施工等,甚至要保证必须获得“鲁班奖”、“上海市白玉兰奖”等,否则就克扣盘剥那本已少的可怜的监理费。政府监管部门往往也依此理论给监理扣上一顶“未严格有效地履行监理职责”的帽子并严厉处罚。就连施工单位一旦现场发生问题,往往也会随声附和着责难是监理的问题,如同监理是现场的总监工和万能者。

无论是业主,还是政府有关部门、甚至施工等单位,他们是一直公开高喊着“监理万能论”,是目前中国工程监理行业的主腔调。尤其是发生了重大的安全或质量事故时,“监理万能论”更是有关单位和人员逃避自身责任、嫁祸栽赃陷害监理人的常见伎俩和把戏!

2.监理无用论

此种观点认为:监理嘛,哈哈,你懂得,就是左手拿把尺子,右手提着酒瓶子,给点小恩小惠,搞点老酒吃吃,尺子就可以随意放开,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监理人素质很差,所谓那些下岗的工人、小区的保安、失地的农民、小饭店的伙计等等都戴上监理帽,干上了监理。现场随便转一转,就叫“巡视”;找个空闲的角落站一会儿,就是“旁站”;施工单位的报审,随意签个字就表示验收合格,图纸从来就不看(其实根本就看不懂!)。因为人员素质差,所以待遇低,绝大多数的监理工资都比农民工差得多;因为待遇低,所以高素质的人群流失殆尽,只剩下素质差的人还在监理行业混一混。所以,这样的监理能有什么用,还是趁早取缔的好!

于是乎,我们就会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委托监理的一方打骨子里就看不起监理,往往把监理费再三地打折砍价,甚至三折、四折都屡见不鲜,而且平日对监理吆五喝六,蛮横无理。施工单位也会煽风点火,给监理甩脸子、敲边鼓,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而政府的各级监管部门无论是平日的巡查、刮风式的突击检查、或是处理安全和质量事故时,也总是敲打着桌子喊着:监理啊监理……,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于是,怀着各种不可告人的心态和目的的少数人开始编造和传播这样的评论:一流人才搞设计,二流人才搞开发,三流人才搞施工,四流、五流干监理。

3.中国特色论

此种观点认为:中国本没有监理,既然引进了就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的特色。我们不能照搬国外那一套,因为国情不同嘛!所以,我们要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就要创新出异、与众不同。于是,中国监理人开始被迫“现场旁站”、学着“安全监理”、学着“平行检测”,等等。总之,在中国,监理人必须烙上中国特色的烙印,体现特色的发明创造,这样才算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于是乎,我们就会耳闻目睹到以下的要求和规定:中国推行旁站是为了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中国推行安全监理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等。于是,国际上那本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发展历史且成熟、规范、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有尊严和地位、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实行的工程咨询行业被我国随意肢解、涂改成了中国式的施工监理,其职责不再是工程咨询性质的“咨询管理”,而是所谓的“各种控制”,而且还要“控得住”。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造成社会焦点、影响恶劣的重大或特别重大的安全或质量事故,监理的责任往往就会被随意放大甚至渲染,监理“万能论”就立即变成“监理无用论”,就要强制监理承担所谓的责任和后果!

二、病从口入

中国式监理发展到今天,一方面是不断地、努力地克服千难万险想自我完善和壮大,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特色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被各种外界不利因素和病毒侵袭、感染,从而制约甚至扼杀监理人的希望和未来。

1.监理人

天下监理本一家。可是,市场的残酷竞争却让我们很多监理人变得更加逐利和无情。如:为了节约用人成本,我们监理企业大量招聘待遇低、素质差的员工或不用缴纳社保、早已步履蹒跚和满头银发的退休人员;企业不考虑现场监理人员的最基本的吃住问题,而是让我们的监理人员厚着脸皮蹭吃施工单位极不情愿施舍的免费工作餐等。又如:为了承揽监理业务,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行贿、自报优惠打折、串标等违规违法行为,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与业主签订损害自身利益的阴阳合同等。有的房建监理费打折便宜到不可想象,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个别项目居然监理费只有7、8元每平方米,试问诸君这让监理人如何实施监理?正是由于我们监理人种种不规范的行为,斤斤计较地算计着自己的蝇头小利,而最终不仅增长了相关监管部门和参建单位的“极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更是把监理自己搞的身败名裂、信誉扫地!

2.业主方

业主方是委托监理、购买监理服务的委托人。按理说,委托了监理,业主方就不应再插手现场的管理,但实际是绝大多数的业主方并未真正放手,而是从骨子里就对监理人不信任、不尊重,总是怀着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企图以各种方式插手搞一把。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如:笔者所知的浦东某大型动迁房基地工程,业主方一方面委托了监理,另一方面又组建自己庞大的工程管理部,全面参与现场的各种管理。如:钢筋隐蔽验收,要求监理人先验收通过后,业主方自己再全面复查,美其名曰“监督监理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不仅如此,而且还强迫监理单位签订不平等合同,要对监理进行所谓的考核,考核费居然是总监理费的50%!其中的考核条款更是既苛刻又荒唐,如:施工进度只要拖期,不管什么原因,要扣监理费10%;工地评不上上海市安全文明工地,要扣监理费10%等。又如:施工现场道路未清理干净,每次扣监理3分;工人宿舍不整洁,每次扣监理3分;就连现场厕所未冲洗干净,每次都要扣监理3分。每次监理申请监理费,就必须接受业主方的考核,如在85分以下,则考核部分的监理费要扣光。既然业主方对监理没有丝毫的尊重和信任,那监理人又何来威信和尊严?更不要谈监理工作的积极性和效果啦!

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并无合同关系,其接受监理方的管理是因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要求和国家推行监理必须履行的义务。施工单位跟监理直接打交道,对监理真是“五味俱全”。一方面很反感甚至憎恨监理,因为监理人驻扎现场,对施工单位全部看得清、摸得透,虽然吃住全部要施工单位买单,但对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管理混乱、违法分包、挂靠转包等等违法违规行为往往还是要毫不留情地指出并责令整改,真是让施工单位七窍冒烟、恼火得很!另一方面却又很感谢监理单位,因为现在的建筑市场中增加了监理,他们不仅在现场自愿或被动地进行着各种巡视、旁站、安全管理等,尤其是高压政策下甚至充当着“监工”的角色,无形中减轻甚至变相替代了施工单位自身的本职管理工作,责任和压力全部转嫁到监理头上;尤其是政府的各级监管部门和领导的各种形式的检查,或发生安全或质量事故后的调查处罚,施工单位往往以“已报监理”、“监理每天都在”、“监理知道”等把监理推出来做“挡箭牌”,让其承担着“监管不力甚至不作为”的责任和后果。于是,监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替罪羊”和“垃圾桶”,无形当中做为施工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和人员反而责任得以淡化、抵减甚至逃脱。

4.政府的监管部门

政府引进工程监理,其初衷是好的、积极的,本意是把监理定位为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水平,为建设单位提供高智能的技术服务的工程咨询机构。但是未曾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了监理水土不服、强制打针维持的尴尬局面和困境。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大环境下,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逐渐增强,政府监管难度也在增大。而规避甚至推诿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更是我国某些监管部门和部分人员的主要目的和指导原则。如:建设单位未办施工许可证就要求开工、农民工工资发放不到位、工地宿舍和食堂不卫生等等,这些本来应是政府某些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但是却都一股脑儿地强制推给监理人去监督并承担风险等。其实,监理单位是受业主方的委托才开展的监理工作,拿着业主方的咨询费再去监督甚至举报业主方的某些行为,其效果必然是纸上谈兵!然而,在中国,监理人必须这样做,否则政府的监管部门就可能会给你警告、通报甚至更严重的处罚,其理由就是:监理未有效履行监理职责。

于是乎,监理真的变成了“高危职业”,折腾得监理市场乌烟瘴气、混乱不堪。无论怎样,政府既然引进了监理,就有责任、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扶持好监理人的发展。否则,何来监理的发展和未来?

三、路在何方

1.监理当自强

监理人既然已在中国的建筑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就应牢牢地把握住机会,想方设法图生存谋发展。总理曾讲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是的,监理人要自信才能自强。尤其是在当前大环境下,监理人更应团结起来抱团取火,刻苦练好内功,不断提高监理人的素质和水平,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同时更要拿起法律和舆论的武器积极维护监理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名誉,要为监理人争气、鼓气,不断地提高抗风御寒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做到自强不息、有尊严、有地位。2013年年初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会员大会上讲话时,就要求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履行行业自律职能,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督促和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做为监理人,我们必须积极配合监理咨询行业协会的组织和领导,严于律己,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扭转目前监理人的被动局面,重新树立监理人的尊严和威信。

2.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是推行监理制,不推不行。但是,如何推,怎样推,却是考验着政府相关部门的智慧和水平。首先,现在是时候要重新认识并真正搞懂监理人的科学定位和应承担的工作职责。监理只是一个咨询机构而已,而不是承包商――故,对现场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完全不具备所谓的“控制能力”;更不是隶属于政府靠财政拨款的安质监部门――故,对现场各个参建单位及其违法违规行为无处罚权和震慑力。因此,监理人能力极其有限,只是,而且只能是起着协助、提醒和加分的作用。政府应勇于承担起基本的监管职责,不能更不应该把自己的法定职责靠强制力推给软弱的监理去承担。目前,监理市场的混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政府的某些管理部门对监理认识的偏颇、无知甚至错误才导致的。其次,政府的监管部门要有实际的行动,对监理工作要多给予大力地支持和理解,言行一致,才能有利于监理人的生存和发展。如:实际的检查中,应重点是施工单位。要清楚,现场的各种问题主体是施工单位,而不是监理单位。不要像某些监管部门,一板子全拍在监理身上,好像监理是万能的,不发通知单不行,施工单位不回复不行,现场有问题不行,整改不到位也不行,总之一句话:全是你监理的问题!正是某些监管部门的胡乱执法、野蛮处罚,才造成了监理行业的萎缩和混乱。近十年来,全国报考国家注册监理师的人数非但没有逐年增加,反而明显下降。报考人数已经由2003年的十余万人骤降到目前的五万人左右!监理人的生存环境之恶劣、发展之曲折艰难、行业之高危萧条由此可见一斑。

3.建筑市场环境的清理和整顿

众所周知,建设市场参与单位众多,不仅各种不同职能、不同体制、不同管理模式直至不同素质的人群因为一个工程项目全部汇集到一起来,即使是施工单位,也有各种形形、大大小小的总包和分包及其相关材料设备生产、租赁、供货等单位,更有成百上千来自五湖四海“昨天提着锄头,今天拾起榔头”的中国式农民工,“百年大计”的工程质量就是在他们的一砖一瓦中形成的。由此可见,肩负着所谓“四控两管一协调”职责的监理人,其工作难度和艰辛有多大!虽然政府的监管部门一直是要求并大力实践着“清理整顿监理市场”的各种形式的督查、巡查、抽查、突查等,但是各种安全质量事故尤其是重大、特别重大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如:近几年发生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坍塌事故”、“长沙市施工货梯坠落事故”、“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故”、“上海11.15大火特别重大事故”等均是震惊全国、教训深刻。究其原因,就是政府对监理的定性、定位问题上发生偏颇、甚至错误,导致舍本逐末、剑走偏锋。如照此推理,十字路口发生车祸,交警就应强制协管员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其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否则为什么还发生车祸?某小区发生命案,公安局就要让物业保安锒铛入狱,因为其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否则为什么还发生血案?显而易见,上述逻辑和思维真是荒唐透顶!

工程建设行业的规范,首先是政府自身的规范和廉洁自律,不污染自己的十指和良心,所谓:其身正,不令犹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对监理的支持不仅仅是口头上,更应该是实际行动,让全体工程行业尤其是监理行业的人士刮目相看!其次是施工单位的规范,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都是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遵守法律法规是其基本要求。如果发生唯利是图、偷工减料、行贿送礼、道德败坏等等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唯有极大地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成本,给予严厉处罚,才能根治施工单位混乱嚣张的行为和气焰。然后是建设单位,业内人士都清楚,建设单位掌握着市场上最为关键的资源―资金,是各个参建单位中最为强势、占据主动地位的一方。他们往往凭此就随意发号施令,大肆地明示或暗示其他单位进行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而视法律为儿戏。而对其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制约,至今未有明确的管理办理和要求,实际检查中政府的监管部门更是走过场,从未真正解决好源头的监管问题。

因此,建筑市场的清理和整顿,政府必须下大气,言行一致,留着道德的血液,真正给力、用力,这样监理人才能在一个规范、健康的建筑市场环境和条件中茁壮成长,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和通信地址:

康明臣(1972.7―),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师,注册设备监理师,注册一级建造师。长期担任项目总监。

上一篇:周韵携爱子打球玩耍 下一篇:《星你》过去半年 金秀贤还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