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佳切入点

时间:2022-09-09 01:16:06

相伴半个世纪的外公外婆分手了,外公要外出,或工作或远行。可是对年迈多病的外婆很不放心,他有千言万语要交代要嘱咐。这样一件事情怎样表达怎样叙写?直筒筒地叙述第一“如何”第二“怎样”第三“千万”第四“务必”,那一定乏味得不能再乏味。而如果用对话的形式呢?外公说几句,外婆“嗯”一声,那样的效果更无趣。最重要的是,这两种传递感情深表关切的千叮咛万嘱咐不但荡然无存了温馨,反而生硬虚伪又呆板又絮叨。怎样表现这般浓浓的爱心爱意呢?请看第13届“新世纪”杯特等奖获得者王佳佳同学《他让我告诉你》一文的开头与片段:

外婆,进屋来吧,你看,对门山头的太阳已经下去了。入秋了,晚风凉。我想跟你说说话,是外公让我告诉你的。

他让我告诉你,往后莫再顿顿做那么多的饭。他说这二十多年他每顿都吃得很饱,因为你每次都恨不得做一锅饭,恨不得外公回回都吃个四五碗。年轻的时候他吃了不少苦,生活好了你要让他顿顿吃得好好的。他说你舍不得倒饭,所以你们几乎天天吃剩饭。以后他不能跟你一块儿拾掇剩饭底了,天热的时候可一定要少下点米,热天饭坏得快,吃了可不好。外婆,你要记好啊!

……

他让我告诉你,要像他教你的那样吃药。先把药盖子放桌上,把每个药瓶里的药倒在瓶盖里,吃完一种药就把盖子盖上,这样你就不会吃错了。他说那次你把药吃重以后就脑袋不清醒,一直说胡话,谁都不认得。那次他吓得好很啊!幸亏抢救及时,你住了一个星期医院就好了。那么多药瓶子按你以往的吃法,肯定还会出问题。他让你按他不久前教你的方法吃。外婆,你要记好啊!

何其亲切,关心,细致得无微不至!这一切绵绵爱意与关切,由外孙女用柔柔的话语体贴入微春风化雨到外婆的心里,外婆能不暖意融融句句上心吗?嘱咐得多自然多亲切,王佳佳同学以第一人称传递完每一段外公的嘱咐之后,都用上一句“外婆,你可要记好啊!”其实,一句简单的重复,把对外婆的关心爱意变成了祖孙两人情感的聚焦与融汇,它不是外公一个人的嘱咐,由嘱咐而嘱托,小小的外孙女肩负着嘱托的重任,而且把嘱托推向完美到极致——关键还折射出外孙女对外公外婆的浓浓爱意。如果小小的她首先不爱外公与外婆,她又怎么能承担起这份嘱托!我们不必再详述后面的一个个“外婆,你可要记好啊!”的具体,闭上我们的眼睛,历历在目的是无数外公温馨外婆的细心与细致。

这篇文章使人看到的是,夕阳之下祖孙偎依的一幅美景。她们轻言细语,娓娓而谈,应该说感人的绝不仅仅是外公,还有小小的主述者。没有她,就没有这祖孙三人其乐融融的特写。这篇文章为何能如此感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选取了最佳的写作角度切入。这就如同我们司空见惯的照相摄影,如何选择人物的最佳神态?如何使景物成为人物的最佳背景与衬托?如何回避人物的生理缺陷展示他最有特点的部位?——当然是角度的最佳选择。我们罗列一下自己的生活照,凡是我们喜欢的,大家认为比本人照得好的照片都是选择的角度好,至于其他因素,都要位列其后。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写起文章来就一定要明确,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开篇,切入,是写好文章的要素之一。生活中,我们一天到晚听到无数的叮咛,嘱咐,尤其是父母的关心操心,但是不厌其烦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却是我们的厌烦与抵触。所以今天要把我们最不喜欢听而又不绝于耳的絮叨——“入文”,将其写好真的不容易。即使在我们对老人长辈家庭亲人统统充满爱意爱心的情况下,“嘱咐”这一内容也很难写。很庆幸很难得,王佳佳同学找到了最佳的切入角度,不但很好地转达了外公的嘱咐,还融入了自己对外公外婆的一片爱心。同学们陶冶在爱的滋养之中时,也一定享受,领教并领悟到切选角度的重要。每每下笔之前,我们当好好理一理思路,咂摸咂摸怎样下笔才能更顺畅更便捷地表达自己的心绪与情愫,多有几种设想与线索,持之以恒,自然就会明晰优劣做选择。别懒惰,开篇之前手搭凉篷,多瞄瞄,多照照,天长日久,你一定会发现好的切入角度。

魏润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会员。

上一篇:《我很快乐》歌词欣赏 下一篇:加强女工组织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