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有效课堂设计研究

时间:2022-09-09 12:48:29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有效课堂设计研究

摘 要: 对中职机电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现代化教学理论,革新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一种与当前中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掌握熟练技能的机电人才,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中职 机电专业教学 课堂设计 有效性

引言

中职机电专业学校是培养技师的专门学校,学校一般都把实际应用技术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因此对机电专业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将要开始之前就对其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般都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很好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中职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改进和完善[1]。针对中职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特点,有效的课堂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基础机电专业知识

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方式,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已经在大多数学校得以使用。普遍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很好地把知识通过文字图片等途径传授给学生,从而使视觉、听觉等效果更加突出,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机电专业培养合格机电专业人才、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运用实物模型给学生现场演示,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机电专业的大多数课程都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很困难。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教师对所教内容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会明白。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先借助于实物模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直观认识;再细致讲解和分析所学内容,并加以形象和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慢慢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从直观认识到抽象认识,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如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讲解,就要让许多知识点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模型。如对“立体表面的展开”、“立体的投影特点”、“轴测投影”等章节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应该运用必要的实物模型演示,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不断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利用这种方法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且使学生有了更强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合理利用工厂车间等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要想更好地走向社会,就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是他们将来立足企业生产一线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因此,对中职学校学生来说,尤其机电专业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电工仪器仪表,如毫伏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使用方法及有关电工技术的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演练。基于这种需求,中职学校教师应该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指导、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在《钳工工艺学》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拥有比较全面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因而,如果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就应该在三学年的教学计划中,分阶段合理制定各个阶段的目标,最终使学生拥有必需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2]。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学年,让学生掌握机电专业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形成规范操作意识;第二学年,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对学生进行高精度要求的复合作业方面的训练,同时要求学生达到特定的技能等级水平,并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装配和维修机电产品的动手能力;第三学年,要求学生进工厂进行车间实习,这也是学生了解实际生产流程和技术,检验、强化技能和要求的新阶段。通过让学生进工厂车间实习,完善和提高自身实际操作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师尤其要注意强化学生在产品装配及设备维修方面的技能水平。三个阶段紧密相连,最终达到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教师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并讨论实验结果,让学生共同掌握所学

有些中职机电专业学校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模仿的教学形式,虽然在专业技能形成阶段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但是这种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大脑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对其根本原理不理解,从而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所以,在机电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小组互相配合的工作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计划和完成整个项目。

结语

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是中职专业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杨亮.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与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256-257.

[2]郭碧花.机电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4(2):132-132.

上一篇:对上好小学体育课的一些见解 下一篇:解读材料,打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