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梅兰芳》的舞台美术视觉效果

时间:2022-09-09 12:41:44

浅析电影《梅兰芳》的舞台美术视觉效果

[摘 要] 2008年底,沉寂三年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将电影《梅兰芳》搬上银幕。这部围绕着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展开的作品,堪称是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从最初的宣传到万众瞩目的期待,从影片的上映到后期的观众评价,无论是舞美设计,还是演员表演,都深受大众的关注,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时至今日,其中的颜色艺术和舞台美感,还犹在人们心中回味。本文从电影《梅兰芳》的舞台美术视觉效果出发,剖析陈凯歌导演的观点和视线,以舞台为出发点,总结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魅力和文化。

[关键词] 《梅兰芳》;舞台艺术;美术;视觉效果

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电影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为分得一杯羹,许多商业题材、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加盟的片子充斥市场,但是无论是从票房还是内容,如果要想在观众的眼中看到惊喜,心中读出分量,脑中留下印象,则是乏善可陈。现在衡量一部影片的优劣,需要多方面进行考量,这其中既要有演员卖力的演出,也要有导演的总策划、总指挥,还要有技术、设计等方面的支持。在2008年底,陈凯歌带着自己的新片《梅兰芳》走向大众的视野。该片上映首日便拿下了1 500的票房收入,首个周末票房更是达到了4 218万元人民币,成为众多贺岁片中周末票房最高的影片,一时间人们争相进入影院,想要一睹影片风采。一般来说,观众在商业化的影片中,关注的多是大投资、大制作、名导演、名演员、大宣传、多绯闻的纯商业片。而作为以人物传记为主,类似于纪录片的《梅兰芳》,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实在是不多见,也给纷繁多样的影视片场带来一股新的空气和生命。其成功的业绩不仅为电影市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多元化经验,也为陈凯歌导演的艺术生涯添加上了绚丽浓重的一笔。

影片《梅兰芳》讲述的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故事。梅兰芳人生中的第一个对手竟然是和梅家有着三代情缘的老艺人“十三燕”。在双方的“较量”中,梅兰芳先是败北,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又大获成功,取得胜利。步入中年的梅兰芳事业如日中天,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挠。但是他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拒绝日本军队的邀请,不再登台演出。没有紧锣密鼓的钩心斗角,没有灰飞烟灭的武斗场面,如果单从情节上看,可以说影片并不被大众所看好。然而《梅兰芳》成功了,赢得了大众的口碑,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我们从中看到了文艺片的复兴,看到了戏剧的弘扬和传承,看到了既叫好又叫座的好影片,看到了大众对于影片的渴望。在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影视文化中,舞台的美术视觉一直是影片的重中之重。要想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达到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目的,需要全体的制作班底向观众传达美的意蕴和诗一样的魅力。《梅兰芳》的成功,其舞台美术所带来的视觉效益,起到了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功效。

一、舞台艺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舞台艺术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它能通过无声的语言,向观众传达无限的精彩。当前的商业片盛行,舞台艺术也不仅仅局限在舞台视觉和材质的美感上,而更多地侧重于如何展现导演的风格和影片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因此一方面舞台的色彩设计要与剧作相适应,凸显情境,起到承前启后的布局特点,一方面还要显示出剧作的特点和性格,让观者在细节方面找到流行与传统相对接的地方,以使作品富有生命力,具备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感染力,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电影《梅兰芳》不是一部严格追求史实的纪录片,其中有很多人物,是杂糅了当年一些真实人物的各种面貌综合而成。作为百里挑一的雀屏中选者,黎明在试装后得到了一致认可,为了塑造好这一角色,他刻苦训练,学习京剧艺术。而为了更好地再现梅兰芳时代的恢弘场面,制作方更是将影片的背景选择了上海,涉及上海的外景镜头都在上海实地拍摄,还从梅家借来了两挂梅兰芳珍藏的守旧,堪称京剧界的珍品。怀柔外景地则复制了民国时期北京的一些古旧建筑和人文景观,特意为孟小冬建立了一座漂亮的四合院,并仿照原样建造了高42米的前门,包括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布店、张晓泉剪子等建筑,投资过亿。这些布景的设置,为影片带来了极好的铺垫。而为了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演员们也都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影片中涉及的一部著名剧目《三堂会审》,里面的苏三带着枷锁,需要演员跪着唱完全部内容。影片中专门设计了这一出戏,来体现梅兰芳对艺术细节的执著。在影片中梅兰芳为了让自己跪得直挺,不惜用钉子固定在自己跪的位置,常常是唱完一折戏下来,膝盖都往下淌血。演员们在表演时,舞台上都使用真的钉子,用镜头来展示这一震撼效果,让观众在内心纠结的时候,也对梅兰芳的严于律己、追求完美而心生敬佩。正是这些细节的塑造和严格的要求,使得影片获得了极佳的赞誉和成功,也由此获得了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并陆续参加国内国际电影节,将中国的艺术传递到世界。

二、舞台颜色向观众传递的感觉

舞台美术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创造和组织动作空间,表现环境、地点,制造情调气氛等多种手段来揭示剧作的主题思想的。通过这些结合,将剧作的思想内涵融会贯通,达到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舞台要包括背景、灯光、化妆、道具、效果等进行综合展示,给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舞台美术需要色彩分类,需要色彩运用,包括以时间、地点和季节为主的自然颜色,如草地、蓝天、花木等;包括人物所特有的颜色,如白人、黑人、男人、女人等不同肤色;包括带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颜色,如绿色象征着青春和希望,黑色象征的惊悚和幽暗,黄色象征的权贵和财富;包括表达情感的颜色,如热烈奔放的红色,会让人感觉到温暖,灰色则更多的代表悲戚和寒冷;包括具有美感的色彩,如让人赏心悦目的颜色。这些颜色的运用会反映出设计者对剧目的理解和向观众传递的那种无言的微妙感觉,甚至会带动人的想象。因此影片中的舞台设计所传递的信息,很可能会因为颜色的出众而让人印象深刻,并铭记于心,为了达到良好的感召力,很多的导演都对舞台的美术设计格外注意。

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说过一句名言“色彩即思”,色彩不仅对绘画十分重要,同样也对舞台设计十分重要。舞台美术鲜活的艺术生命与动感的灵魂都是被色彩所赋予的,它织就了台上的亮丽风景和绚丽的艺术世界。舞台的美术设计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能造剧情所需的情调和气氛,表达动作的情绪和意义,又能通过形象的创造帮助演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剧本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让艺术形象感染观众。电影《梅兰芳》充分运用了色彩艺术,影片的用色是如此丰富多彩,正如梅兰芳其人,如梅兰芳的戏,纯粹饱满,让人敬仰。例如我们在电影开场时看到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黑底白字的字幕,与影片所展现的绚烂的梅式艺术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许无论多么闪耀的色彩,对于梅兰芳来说都是苍白的,倒是这种回归质朴的简单,给人以强烈的反差,造成视觉上的震撼。黄褐色的旧木箱,暗褐色的旧宅,昏暗朦胧的光影,这些布景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到了梅兰芳的童年。却又忽然被一封来信所引起的回忆打乱:刺眼的光线,身穿鲜红衣着的官兵,威严的红色幕墙,与大伯的黑色着装和白色纸枷锁的悲哀形成鲜明对照。

上一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得到家长配合 下一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