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幼儿从“学会”到“会学”

时间:2022-09-09 12:24:54

正确引导幼儿从“学会”到“会学”

摘要:要让让幼儿构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注重综合活动的开展,整合幼儿的知识经验;选择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帮助幼儿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注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学会”到“会学”仅仅是两个字颠倒,但其内涵却大不一样。“学会”是目的,而“会学”则是达到目的的体验与过程。只有“会学”了,交给他们学习的钥匙才能“学会”,打开科学知识大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学会”“会学”

一、搭建阶梯平台,打开幼儿的学习兴趣之门

幼儿知识学习的过程就像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整个过程是需要阶梯平台的支撑。幼儿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获得教师搭建阶梯平台的支持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如何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打开幼儿学习内部动机的金钥匙,是打开幼儿变“学会”为“会学”的前提条件。在一次指导孩子玩游戏中,幼儿在搭高速公路,有些孩子开始只搭了一条单项通道,我就及时提醒说:“如果对面有汽车开过来,会怎么样呢?”一句话提醒了孩子们,他们立即在旁边加了一条通道,很多孩子还把通道中间加了一道黄线,说:“老师,我们这里的公路中间都有黄线,来回的车走各自的路线!”我接着提示:“如果有很多的车,我怎么过马路呀?”,孩子们议论纷纷,“太危险了!妈妈说不能过!”“我让大人带我过去!”我再提醒:“有谁去过大城市?我们看见他们怎么过马路?”幼儿立刻受到启发,分工寻找材料、合作设计立交桥模型。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尝试的环境、尝试的气氛,幼儿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整个活动中幼儿充满兴趣且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知识和能力上都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几个问题就像一个阶梯,把孩子的经验逐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幼儿自己构建的知识,不仅是“手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心动”,即幼儿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的活跃。某种意义上,这一过程中,幼儿更具自主感和成功感,增强了孩子“主动学习”的体验。“阶梯式”教学,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如何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地互动,可以说是教师最本质、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阶梯式”教学,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能力,使教学的全过程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幼儿动手操作是变“学会”到“会学”的关键性环节

长期以来,教学一贯被人们理解为上课,实际上,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更多的是在游戏、体育、观察、劳动、娱乐、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教育等多种动手操作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通过多种活动和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以上课为主的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我深刻地认识到:重视幼儿动手操作是让孩子们掌握知识、变“学会”到“会学”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另一方面,从幼儿发展的现状、实际来看,幼儿的知识经验有时是片面的、零散的,需要通过综合活动的开展进行精加工。教学过程中,尝试综合活动的开展,如“麦秆的作用”,我由浅入深的让幼儿了解麦秆可以做动物饲料、可以造纸等等,同时组织讨论活动,让孩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其他的广泛用途,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接着,我拿出自制的水杯垫和编制的小动物等,让孩子深受启迪,活动延伸,我把捡来的整理好的麦秆发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发挥想象,手工制作花卉与动物图案模型,促进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孩子们的创造与想象十分丰富,收到很好效果。从以上例可见,在综合活动中我们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力求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连,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及情感、社会等领域经验的习得,帮助和引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有机实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三、贴近生活内容,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师幼之间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幼儿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积累学习经验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我们注重选择幼儿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把孩子引向生活,把生活引向孩子,使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沙枣树”是我们新疆特有树种,每年5月,芬芳的花香沁入,让孩子充满了好奇。我在教学中摘来一束,放在教室,边欣赏花香,边向孩子们讲解沙枣树的根、茎、叶、花,还讲解它在新疆干旱地区强劲生长的原因,找出它作为树的共性和它的个性……适时地让幼儿了解、学习生活中的这些知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活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参与意识。

生活中的知识对个体的发展来说更有价值,幼儿能够迁移学习经验,积累新的知识经验。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处处有空气,但怎样抓住它呢?一番讨论后,幼儿根据塑料袋可装东西的经验,确定也用它装空气,大部分幼儿积极尝试做起来,果然成功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周围世界,发现路标、广告牌等上面都有汉字,汉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触发了认识汉字的兴趣,活动后,家长们和我交谈,孩子比以前更喜欢指着食品盒、图书、家用电器等上面的字问这问那,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生活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全面互动的交往环境,这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孩子与孩子的互动,孩子与成人的互动,成人与成人的交往给幼儿的影响互动。我们鼓励家长带孩子去商场购物。孩子在购物过程中,要算计钱够不够花,这里包含了数的运算知识;物品的质量够不够好,其中有商标、产品保质期、保修期等科学概念的习得;这种物品的用途等等。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内容的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认知规律及知识水平,孩子能体验知识的有用,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的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活动来改变枯燥的传授教学,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来使他们产生再次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模式目标是要孩子“学会”,而现代的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让每一个孩子“会学”。只有把握住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点,引导幼儿“会学”,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幼儿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

上一篇:科技英语中长句的句法特点和翻译重构 下一篇:思想之旅:积淀.提炼.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