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二次跨越”的特色新路

时间:2022-09-09 12:16:49

十代表与党政干部谈体会之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与“路”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 段跃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反映了时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黄埔海关关长 刘广平: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十报告把科学发展观明确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 钮 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作内容

经济建设夯实怒江“二次跨越”。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怒江实际,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在云南率先探索和提出了实施跨越发展的理念——“二次跨越”,确定了打好破解基础“瓶颈”、 支柱产业建设、“桥头堡”建设、解决深度贫困群众发展问题、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六个攻坚战”的工作举措,提出打造三基地(部级水电基地、部级有色金属基地、部级多元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基地)、一品牌(怒江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战略目标。我们针对怒江沿边的区位特点,把“桥头堡”建设作为关系怒江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来抓,力争到“十二五”末使片马成为云南连接东南亚及南亚国际新通道和重要门户。我们立足水电、矿产、生物资源等优势,筑巢引凤,加强区域合作,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怒江投资兴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怒江实现“二次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治建设引领怒江“二次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始终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在形成共识中合力发展,使党委的决策更好地顺应民心、合乎民意,执行决策的群众基础更加扎实,增强党委班子整体合力。注重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届党委任期内召开1次以上人大、政协工作会议,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听取2次以上人大、政协常委会工作汇报。正确处理党委集体领导与政府依法行政的关系,支持政府充分发挥管理经济、服务社会职能。完善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等职能,充分保障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条例》等管长远、见成效的多部规范性地方条例颁布实行。

文化建设提升怒江“二次跨越”。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以来,怒江文化建设深深扎根于山区、边疆、多民族和谐共处、多宗教和谐共存、多生态和谐共生、具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的沃土,依托州内22个民族(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的历史文化,在继承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推动建设,文化建设硕果盈枝。

建基地,多声部合唱基地、“上刀山、下火海”民俗文化、世界宗教和谐文化、普米族山岳生态原始宗教文化等一批集民族文化传承与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展示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创品牌,以傈僳“阔时”节为载体,一年突出一个主题,把传统 “阔时”节逐步打造成具有“世界眼光、中国视角、云南气派、怒江特色”的节庆品牌,形成了阔时节、澡塘会、开春节、桃花节、乃仍节、东方情人节、吾昔节、卡雀瓦节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文化建设扩大了怒江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了软实力,丰富充实了怒江“二次跨越”的内涵。

社会建设保障怒江“二次跨越”。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全州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教育是民生之基。我们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和怒江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按照4个“1+1+1”的方式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调整学校布局,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社会效益,“两基”攻坚任务提前一年通过国家验收,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6.12年提高到2011年的7.35年;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健康是民生之福。我们大力加强卫生事业建设,以州为单位的“新农合”统筹试点参合率达97.17%,“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制度实现了无缝对接,“一站式”服务在全州普遍推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缓解;保障是民生之安。我们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稳定是民生之安。我们着力构建平安怒江、和谐怒江,多年来全州境内未发生过一起因民族宗教问题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为云南省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作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怒江“二次跨越”。党的十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反映了时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良好的生态是怒江最大的资源和资本。我们不断深化州情认识,形成了只有保护好生态、走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坚持因地制宜,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水,在发展与保护的对立矛盾中努力寻找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我们集全州之力,聚全民之智,加快森林云南·怒江建设,打造怒江生态之谷、绿色之谷、和谐之谷。2011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2.96%,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怒江长远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怒江,努力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责编/刘建 美编/石玉

上一篇: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商混企业成本费用控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