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解国际大都市缺水危机的成功样本

时间:2022-09-08 11:20:39

一个破解国际大都市缺水危机的成功样本

最近读《血脉》,大吃一惊:北京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100立方米,已经排名世界倒数第一,比原来全球最缺水的国家即人均300立方米的以色列还少很多。北京是我国首都、国际大都市,是世上最缺水的城市。北京的高楼越来越高,地下水水位却越来越低;人口越来越多,水量却越来越少;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水质却越来越差……

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开工;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开工。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通水;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北京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城市之一,也是受益最早的城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河北就通过先期建成的南水北调大渠,向首都应急供水。目前,北京居民饮用水中,80%是调来的长江水。

读《血脉》了解到: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给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希望。他们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打通进京的“主脉”;他们谋划、建设配套工程,使市内的一条条支脉运动起来,让甘霖滋润每个居民。在那漫长又匆匆的岁月中,数以万计的人参加了北京南水北调建设。

读《血脉》还了解到:北京人用智慧和汗水,构筑起“两大动脉、六大水厂、两个枢纽、一条环路和三大应急水源地”的供水格局,实施本地水、外调水、地下水的联合调度,把富余的南水储存到密云水库,以备不时之需,这样确保首都的水安全。

《血脉》还向北京市管理者提出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开源还有哪些路径,比如从黄河调水;从辽河调水;从河北调水;从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海水淡化、污水治理等?北京还有多大节水潜力,如何进一步节水?如何实现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统筹调配,实现低水低用、高水高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达到高效用水的目的?

作者认为,需要我们思考、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近年高速发展付出的水资源破坏之高昂代价问题;水的需求量增加、水匮缺、水污染、地下水位降低、大水大旱频繁发生的问题;水资源保护和继续进行的工业化、城镇化和提高农业生产力之间的平衡问题,等等。总之,要思考、解决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

我读《血脉》,感觉到其不仅记录了北京南水北调艰难的建设历程和辉煌成就,抒写了建设者的无私情怀、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也寄希望北京及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血脉”。的确,“血脉”畅通,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路才能更通畅,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兴旺,你我他才能更幸福。

赵学儒是中国水利发展的见证者和书写者,出版《大禹治水》(中英文版)、《向人民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中英文版)、《圆梦南水北调》、《血脉》等作品。《血脉》分为五部二十八章,共37万字。

上一篇:建好“学习场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高职教育多元课程评价视野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