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2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8 11:10:35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2例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是从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开始而累及骨质、滑膜等关节结构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也称为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多见于体力劳动者、50岁以上妇女、体形肥胖者。主要症状为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本门诊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治疗前须除外膝关节骨折、脱位、肿瘤、结核、发育异常等,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大骨节病、氟骨性膝痛、交叉韧带损伤、女性特殊的膝关节病等。

1 一般资料

92例患者中,男22例,女70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9年;单膝病变58例,双膝34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熏蒸疗法

药物:红花、海风藤、乳香、没药、牛膝等(院方制剂)。

方法:采用长春生产DXZ-1型电脑中频熏蒸治疗机,对患膝进行熏蒸。温度控制在50℃~60℃,以温热舒适为度,时间30 min,1次/d。休息15 min后在进行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

2.2 针灸疗法 取穴:主穴:内膝眼、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内庭。配穴:负重痛,加鹤顶;下肢无力,加解溪;肌肉萎缩,加丰隆。

操作方法:内膝眼、外膝眼须刺入关节腔内,不施手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有针感为度,留针20 min,疼痛重者在内膝眼、外膝眼及鹤顶处加拔火罐15 min,1次/d。对经上法治疗5次不缓解者,加中药外敷疗法。

2.3 中药外敷疗法

药物: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五加皮、刘寄奴等(院方制剂)。

方法:取上药一副置入40%乙醇1 000 ml浸泡1周,滤出药渣,取药汁备用。治疗时取12 cm×12 cm四层医用纱布块浸入药汁,取出拧干(以不滴药汁为度),均匀敷于患膝中下2/3处,再以CQG-222A型神灯熨烤纱布块,以温热舒适为度,每次30 min,1次/d。

2.4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不肿胀,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显效:疼痛大部分消失,不肿胀,功能活动接近正常;

有效:疼痛部分消失,有肿胀,功能活动有改善;

无效:疼痛、肿胀、功能活动无变化。

3 治疗结果

92例中,有73例采用中药熏蒸和针灸疗法;有19例采用中药熏蒸、针灸及中药外敷疗法。其中治愈21例,占22.

8%;显效44例,占47.8%;有效25例,占27.1%;无效2例,占2.3%;总有效率达97.7%。

4 典型患者

患者女,45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1个月来诊。查体:髌骨内下缘压痛(+),研磨试验(+),半蹲痛(+),麦氏征(-),侧方应力试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膝关节内侧间隙3 mm,髌骨缘骨赘形成。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骨软骨软化症)。

治疗:中药熏蒸、针灸疗法,1次/d。

结果:共治疗9次,疼痛、肿胀消失痊愈,功能恢复正常,半年随访无一例复发。

5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诸筋皆属于节”,“膝乃筋之府”;而“肝主筋”、“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膝关节病与筋脉、肝胃及气血密切相关。

内、外膝眼为治疗膝关节病的经验效穴;梁丘、血海为局部腧穴,可加强气血流通,强健经筋;“筋会阳陵”,故取阳陵泉治之;足三里配内庭为“马丹阳十二”配穴法,治疗膝关节及腿部诸症有实效,《指要赋》曰“且如步行难移,太冲最奇”,故取太冲以舒筋活络,疏通下肢气血;诸穴配伍,可通调膝部气血,滋养膝周经筋,使痹祛痛止。故笔者推荐此法用于临床。

上一篇:选择不同时间段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下一篇:95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