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问题需要依次解决

时间:2022-09-08 11:08: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问题需要依次解决

我们认为,要增进养老保险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需要依次解决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从无到有的问题。当我们还有很多人缺乏基本社会保障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对这些人群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追求公平的第一要务。所以,去年国务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使得全国10%的地区1300多万农村60岁以上的居民开始享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第二,从小到大的问题。就是覆盖范围要从窄到宽,使更多的人被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里面来,以体现它的公平性。

第三,要解决社会保障水平从低到高的问题,使水平过低或者偏低的那部分群体能够尽快地或者较多地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因此,国务院连续六年调整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从2004年的人均每月700多元提高到2010年春节之前的1300多元。

在此之后,我们还要解决第四个问题,就是统筹协调。这包括地区之间的统筹协调,比如,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了解决跨省流动就业的那些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今年还要实施跨省流动人员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双轨制问题也是统筹协调的问题之一。

对于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胡晓义的总体判断是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和阶段性的。

作为长远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完善,我们除了要落实已有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之外,特别是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社会保障和员工的福利,使得用工单位有更强的吸引力;第二,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来减少结构性的用工难或者就业难的问题;第三,也要关注到“80后”甚至“90后”青年一代的农村劳动者、农民工的一种职业追求,除了工资收入之外,他们还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希望他们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多的发展,希望更多地融入到他们所生活、所工作的那个城市里面去,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张一君)

(本组文章摘自3月15日《中国经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最后一个农民工在哪?恐怕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疑问将会频繁提出。农民工减少,是中国经济优化的体现――它是对改革初期不均衡发展战略的修复,是对农民工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的修正。

从政治治理来看,保一方就业是地方政府官员的首要政治职责,但一些中西部地区整个县、整个市出现农民工集体性地向东部城市劳务输出,这些地方官员情何以堪?当然,棍子不能仅仅打在他们身上,造成这种“世纪现象”,根源在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使然。

随着中西部区域振兴战略的陆续提出,中国畸形的区域发展战略得到部分修正,中西部人群不再被动就业成为流动农民工。

农民工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减少,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

上一篇:医改向最难处掘进公立医院求解放 下一篇:给农民工以城市人口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