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网络化课堂教学几点看法

时间:2022-09-08 09:58:49

关于中小学网络化课堂教学几点看法

【摘要】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实现了孔夫子的“有教有类”的教育理想和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改变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什么是网络教学,以及网络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出作用,网络教学的不足和对教师的要求,进而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好网络,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网络教学 交互作用 因人施教 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走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应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将信息化社会的生存需求融入到现行的教育活动中去,不辜负时展赋于教师的职责。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化的课堂教学,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

一、对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认识

从字面上看,网络化课堂教学就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传统”改为“网络化”;但是,从内涵来看,我认为包含两层含义,引入“网络化”一词,一是引入新的教与学观念和教与学理论,使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主动探索者。二是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信息技术真正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而不是辅助、强化传统课堂。

网络教育的优势:1、网络教学实现了孔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网络教学在传递信息的快捷性、检索信息的便利性、群体之间的协作范围、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的灵活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拉近落后地区、普通学校与发达地区、重点学校的教学差距。2、网络教学实现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管理软件,随时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知识盲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为老师进行“发现式”教学、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必要的途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在传统教育中尚未掌握的知识,避免了以往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无事可干或者尚未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的学生又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 3、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汇集了大量的写作信息,实现了优秀老师与中小学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写作交流和互动,将枯燥乏味的写作训练变成了有趣的“网上冲浪”。在网上就能看到老师对字、词、句、段落、结构、总评等的批改手迹。 4、更多采用学习方法教学的新方式。网络实验教学传授学生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系统地传授学生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将学生从“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引向素质教育。5、网上多媒体课件教学和多媒体实验教学形象又有趣 。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实现了动画、图形、声音、文字的整合应用。6、网上备有知识速查库知识宝典将初中和高中数理化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备有概念、定理、公式、单位、常用数据、实验等网上速查知识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复习和练习过程中,遇到难关,为了搜寻相应的知识点,不必再翻箱倒柜查课本,只需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的概念和定理,就能找到“辅导教师”。7、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等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知识的相互联系示意图放到网上,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不仅对重点学校的学生有实用价值,而且对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8、网上有许多名师名校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训练方法,有各校的中考、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绩及掌握情况,可以增强学生对各科的学习信心,拉开学习成绩档次。

二、当前中小学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现代通信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网络教学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站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了信息加工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正是这种需求代替设置、服务代替管理、能力代替知识的转变,才使得网络教学成为教学模式的突破和革命。网络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预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但现阶段的网络教学,也存在着误区,难有实际效益。

三、网络化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生的电脑操作水平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在信息化社会里能够提高各领域的工作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操作者对工具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在教育领域,师生拥有熟练的网络操作水平是提高网络学习效率的更本保证。信息技术课教师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在技术推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优势加强对普通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培训。

2、树立整体目标意识,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目标,逐渐形成个性化目标

实施网络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建立良好的目标体系。目标的设计可以使用“由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总体目标按章节或知识点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并且至少分解到每一课时。课时内的目标可以适当由同学们自己设计,从而逐步实现目标的个性化。通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可视化、个性化,使学生有了目标意识,使得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围绕目标,建立综合资源库。

这里的综合资源包括: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库,经典题库,错误分析库、同类问题解题报告库。

4、加强引导,对课堂进行整体控制和适时反馈。

由于学生的差异教师进行单独辅导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有些学生很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辅导而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把问题设计在网络上,让部分学生直接在网络上得到反馈信息。对于正确的结果教师不但要提供肯定的信息并且要在资料的上下文标出证实信息,这有助于记忆;对于错误的结果教师不但要提供否定的信息并且提供可能的错误原因。

上一篇:现代包装在产品促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