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融合,尽为所用

时间:2022-09-08 08:43:53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本位主义”,是说考虑问题时往往以自我或小团体为中心。这本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觉得把“本位主义”放到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上,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学习一篇文章,都以自己为中心想一想自己的收获是什么、能用的是什么,久而久之,总能做到“文”、“我”融合,把别人文章中的优点尽为自己所用。这也是我们开展读写结合训练的动力。

下面我们就对试卷中的读写结合点进行分析:

一、原体再现

读了冯骥才的《珍珠鸟》和《刷子李》两篇文章,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作者无论是在写鸟还是在写人时都用动作描写,把文中的鸟和人写得惟妙惟肖。相信你也肯定跃跃欲试了,是不是也想表现一下?那就拿起手中的笔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

情景提示:

1.早晨起来,发现自己要迟到了……

2.老师上课时的情景。

3.做一种游戏或运动时的情景。

4.人和动物嬉戏的场景。

可以选择提供的一种情景,也可以自己另外选取一个情景。

二、试题分析

1.对应课标:

本次习作考查对应了课标的三项内容: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课标的教学建议中写到: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2)要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本次作文在要求学生仿照动作描写完成片段时提供了四个场景,这四个场景都是学生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画面。“早晨起来,发现自己要迟到”可能随时碰到,“老师上课时的情景”天天都在经历,“做一种游戏或运动”是学生的最爱,大课间操场上纷繁的人群就是见证,“人和动物嬉戏的场景”在生活中也非常普遍,有自己养的,也有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这四个场景又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场景中都含有丰富的动作描写的素材,学生可以从中提炼出生动具体的动作描写,从而进行写作。这样就充分地考查了学生对读写结合点的运用。

2.对应二级目标:

以市局、教研室下发的二级目标分类和三至六年级学案设计为参照,检验教师、学生在遵照语文规律“例中学、实践悟、迁移用”下的语文教学效果。本次试卷分阅读、读写结合(写作)两个板块,按照例中学、实践悟、迁移用三个环节分步展开。

三、学生答题现状

四、失分原因分析

1.审题不清,不能准确找到题目要求的写作要点。

2.积累不够。平时不注重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不够;观察时不细致、不用心。

3.技巧不熟。

4.外表不亮。

5.工序不全。

五、教学启示

市教研室提出把课内的读和写以课文为纽带结合起来,由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因此我觉得通过此次考试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1.认真落实二级目标。

2.重视读写结合。语文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用通俗的话说,“读写结合”就是 “读中学写”、“读后练写”。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要凭借教材,以读为基础,把握文路,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读写结合”。

3.写作前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在完成每一个读写结合点前一定要在阅读教学中将这个结合点讲透彻,传授方法。

4.交流展示,互相促进。在学生完成每个读写结合点后,要有交流展示的环节,这样可以表扬优秀,可以为写作受局限的同学提供范例。

上一篇:浅谈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蔗糖技术服务中心:演绎“一根甘蔗”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