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鹭药业:产品资源丰富 延续高增长态势

时间:2022-09-08 08:39:06

双鹭药业:产品资源丰富 延续高增长态势

产品销量和毛利率同比大幅上升

新产品储备丰富的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体现

二线产品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前股价:

今日投资安全诊断星级:

产品销量和毛利率同比上升是增长的主要原因

公司200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98万元,同比增长92.4%,实现营业利润3805万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净利润3450万元,同比增长58.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436万元,同比增长57.9%,每股收益为0.28元,公司2008年的经营性现金流为4747万元,远高于同期的净利润3450万元。

净利润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1)公司主要产品贝科能销售收入增长120%~130%,(2)其他产品收入增长30%~50%;(3)生化药品毛利率同比上升,如去年同期贝科能的毛利率仅30%,而随着多个组分全部实现自产,毛利率的逐季提升,目前的毛利率已经达到60%。

但由于:(1)两税合并后,原来的高新技术企业需按新的执行办法,本期所得税税率暂按25%计算,待按新税法通过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返回超过15%的部分,而去年同期按15%计算。(2)一季度投资收益浮亏几百万。因此净利润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实际上,抛开以上因素,同口径下公司的营业利润增长约150%。

贝科能仍是08年收入增长明星

07年贝科能销售收入超过9933万元,销量翻番,一季度继续保持旺销的态势,同比销售收入大幅增长120~130%。

做为公司的独家产品,经过几年的市场拓展,已经在医院形成良好销售网络,经销商对其依赖也逐步加大。贝科能进上海、北京等地方医保难度大,但09年有望进全国医保目录,再度促进销售量的增长。此外,研发方面,贝科能正在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其中组分含量,使之更适合肝病或心脑血管、神经修复等细分适应症。有望在未来延续产品的成长周期。

目前贝科能8个组分全部能够自己生产(以前部分外购)。60%毛利率至少维持,但提高空间不大。但贝科能目前在公司本部面临产能瓶颈,因此公司可能将其移至双鹭立生生产(需经药监局批准),税率下降至7.5%到09年,可望提高贝科能的净利润率。

贝科能现在仿制需按一类申请,研发时间至少5年,(公司之前已经提高了一次质量标准,未来可能再次提高标准)。因此贝科能的潜在竞争者短期内较难出现。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2010年之前,贝科能仍是公司的收入额和增速的双料明星。

二线产品快速增长

其他二线生化产品:欧宁,雷宁等也增长较快,如雷宁,我们估计一季度增长超过50%,虽然目前销售额还不到1000万,但我们认为该产品市场潜力较大,氯雷他定适应症是抗过敏,是抗组胺药物最大的一类产品。公司凭借其分散片的独家剂型(起效较普通片剂更快),销售增长迅速,市场份额由06年的6%提高至07年的17%(按金额),销量逐步接近先灵葆雅的开瑞坦,若保持目前的增长,08年雷宁有望实现1500万收入。

公司二线生化产品较多,且主要围绕肝病和肿瘤两大病种,虽然基数都较小,且并非独家产品,但借助双鹭已经打下的市场网络渠道,增长迅速、多点开花,也为公司提供了现金流。新产品方面,阿德福韦酯、腺苷蛋氨酸,以及几个免疫制剂如环孢素等待批,其中阿德福韦酯有望最快获得批文,期望当年生产并产生盈利,市场前景看好。

坚持销售模式

公司大部分产品都采用商模式,自身营销人员仅40人左右。我们一直强调,公司处于成长初期,特别是公司的产品线很长,主要依靠商的模式较为符合公司发展阶段,并且,销售大多是现款现货,有利于公司控制风险。特别是公司的产品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在市场上树立了一定品牌,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商对双鹭产品的依赖性逐步加深,公司在选择商时也以考核增长量等指标为主。目前复合辅酶在医院市场的销售规模可能超过4~5亿元,一些同系列产品甚至可实现捆绑销售,产品差异化独特性优势将在模式中愈发明显。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推荐”投资评级,建议把握调整中的买入机会

公司产品旺销超出我们的预期,产品销量和毛利率同比双重增长趋势明朗,我们认为未来2年公司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通道。同时,我们预计2008年管理费用增幅降低,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中,委托试验将由2007年的2000多万下降至1000多万,但临床试验增多,研发费用持平或略有增长。我们上调2008年~09年EPS至1.57、2.16元/股(按现有股本),同比增长45%、38%,动态PE32倍、24倍。2007年分配方案10送10,实施后公司流动性将有所改善,维持“推荐”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是08年医药板块中增速较突出且增长较确定的品种,建议把握调整中的建仓机会。

作者单位:国信证券

上一篇:化工行业:景气依旧 稳健之选 下一篇:锦江股份:稳健增长,存在估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