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大众摄影》很久很久啦!

时间:2022-09-08 08:28:36

我认识《大众摄影》很久很久啦!

新华社高级编辑、著名摄影理论家、策展人。

我认识《大众摄影》很久很久啦!认识它的时候,我怎么会知道有朝一日它会和我有关呢?

20世纪70年代,我在山西最贫困的地区――吕梁山里生活了好几年,先是小小年纪跟着母亲下放,后来在一个小村庄里插队,然后在地区文工团拉琴。

文工团的院子原是地区监狱。左边是两层封闭的窑洞式建筑,除了少数几个结了婚的人,大部分两人一间住在窑洞里。

团里有个笛子手,是摄影爱好者,他同时担任着团里的剧照摄影员。我们团那时演出的尽是大戏――《刘三姐》、《小二黑结婚》……他留了大量资料。现在文工团的朋友在一起聚会,还时不时提起他手上那些珍贵的剧照。

面色沉郁的笛子手定了大院里唯一的一份杂志,名字就叫《大众摄影》。

解放前,卢家在县城内开了一个照相馆,据说当时很红火。照相会影响后代的故事就在这个人家发生了。

其实在文工团大院里,我根本没见过打开过的《大众摄影》。笛子手每次把《大众摄影》取到,是不当着别人的面开封的。因此他和这份杂志愈发显的神秘。我现在还能记得每次他拿到《大众摄影》那种有点兴奋、脚步匆匆的样子。

笛子手手持《大众摄影》,他必定比周围只会跳舞、只会唱歌或者只会一门乐器手艺的人多了一份隐秘的快乐。那时候每个月20多元的工资,能定杂志的人多么令人羡慕啊。虽然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古人说过:“人无癖,不可交”,但那时我真的对那个每个月看《大众摄影》的笛子手心怀敬意啊!甚至羡慕起他在文工团的跳舞的妹妹和弹琵琶的爱人。

因为他喜欢摄影,我断定他的内心肯定比其他人多了一个角落,和他谈话也会多一份谈资。可是他年纪比我们大好多,又少言寡语,而且哪里敢和他去谈摄影。

看到《大众摄影》的真面目是在不久之后。一天,我和也在文工团拉琴的妹妹荔到地委宣传部唯一搞摄影的干部办公室去玩,他从锁着的柜子里给我们拿出一摞《大众摄影》。70年代后期的《大众摄影》,微黄的纸,纸很薄,整个刊物也是薄薄一册。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照片总体的名字应该叫“沙龙”。

终于看到打开的《大众摄影》,我们很新奇,不停地翻。那是另一个世界,那个叫摄影的世界和我们离得十万八千里。

我们那天还手捧一本杂志被地区级摄影师照了张逆光黑白相。那时我们烫着头,穿着深蓝色咔叽布列宁装,小小年纪整的和30多岁差不多。

那一天,第一次和摄影走近了,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我将来的岁月会和摄影不弃不离。是因为三十年前小城枯燥生活的那些印记?还是《大众摄影》编辑们那些诚恳友善的笑颜……是因为什么呢?让我今天在为《大众摄影》做事的过程中充满了义不容辞的味道。

上一篇:从FD到EF 下一篇:4/3单反新旗舰试用奥林巴斯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