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鹏:秉承烙之神韵

时间:2022-09-08 08:09:31

黄建鹏1963年出生于中原大地,十三岁开始学习美术,1981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三位重要的导师对他的艺术之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范曾传授绘画线条艺术,司徒兆光传授美术历史,钱绍武传授雕塑。

毕业之后,黄建鹏最初未能如愿从事艺术创作,他的职业生涯动荡不定,几易其职,工作与性格冲突,几番辗转之后,最终投身他所爱的艺术事业,选择了烙画作为主攻方向。他一心想将中国的传统工艺发扬广大,将烙画推向高峰。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现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的一种画法,是我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

黄建鹏对烙画的渊源了如指掌。他认为中国的烙画之所以后继乏力是因为缺乏创新。从事烙画创作之后,他一直坚持创新,成功的研制了淡彩蜡染烙画技术,成为烙画艺术的突破。

黄建鹏研制的淡彩蜡染烙画技术,以天然的矿物为颜料和化工科学处理,使画面里出现出立体感的透明层次。既不失传统烙画的本质,又有现代国画的独特内涵。

按专家鉴定,淡彩蜡染技术可以使烙画颜色保持三百多年而不褪色。

如今,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并被推举为“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军人物”。由于他在烙画这一领域的特殊成就,更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作品被各界人士争相收藏。

黄建鹏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德才兼备。故此,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倾注了对社会的关注,表现了社会责任感。

2007年一煤矿6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黄建鹏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创作了一幅烙画,歌颂了人间真情。2008年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更是牵动了黄建鹏的心,他用了三天的时间,通过烙画艺术再现了总理在灾区的场景和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他的另一幅表现四川地震的作品——《生死在一起》,描绘了一根钢筋穿过一名正在哺乳的母亲的身体,已经死去的母亲表情安详,正在轻抚怀中的孩子,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在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黄建鹏先生的烙画获得了银奖。百花奖是中国工艺美竹界的最高奖,评选标准严格,烙画作为一个小的画种,在历届参赛评选中能得到优秀奖已属不易。此次黄建鹏先生的烙画摘得银奖,是烙画界的一个突破,也是对他在烙画艺术界成就的肯定。“百花奖”评委认为他的烙画技术精湛,打破了以往烙画的格局和模式,推动了烙画的发展。

黄建鹏先生的作品以人物、山水、花鸟为主,点、线、面、结构紧凑,又有西洋绘画讲究的场面,三度空间,形体结构严谨,其首创的淡彩蜡染珍品画种已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全国首创淡彩传统烙画蜡染工艺。他本人也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定为“河南省烙画行业的领军人物”。 其代表作品《竹林七贤对酒歌》被全国人民大会堂收藏;《饮中八仙歌》被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收藏。并在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银奖,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奖”(深圳)“感动心灵”获银奖,作品被德国友人收藏。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奖”(莆田)《留守中的期盼》获金奖,作品《钟馗嫁妹》获银奖。总之,黄建鹏先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被王光英先生赞誉并题词:巧夺天工。

上一篇:尽责,方有所言 下一篇:知行合一 融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