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企业”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08 05:15:06

基于“虚拟企业”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价研究

DOI:10.16661/ki.1672-3791.2016.19.139

摘 要:在“虚拟企业”的环境中,科学地实施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评价是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根本。目前存在政府过多干预下的高职创业教育评价缺失、高职实施创业教育评价主体的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创业教育评价标准单一性,抑制创业教育的个性发展。学校行政、督导专家、相关企业、同行教师、学生和社会是高职创业教育模式评价的主体。创业教育评价要遵循科学性、主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要实施政策体系评价、保障体系评价和教学体系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虚拟企业 高职 大学生 创业教育模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7(a)-0139-02

“虚拟企业”是通过制造模拟仿真企业的环境,使大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实践操作中检验知识理论,从探索中寻求新技能。在“虚拟企业”的环境中,科学地实施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评价是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随着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如何准确地把握“虚拟企业”的特点,对其进行评价日益受到关注。开展创业教育模式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教学改革,形成评价―分析―决策―改进的回馈机制,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 目前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价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滞后,存在着创业教育教学过程脱离实践操作过程、创业教育教学任课师资水平不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或者不完善、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参差不齐等,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政府过多干预下的高职创业教育评价缺失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受控于国家政策影响,基本是随着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和变化而变化,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的集权对高职院校形成“管理依赖”,从而缺少自我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多数高职院校在招生、课程内容设置、专业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受到过多限制,政府未对创业教育做正式要求,缺少实施创业教育评价的主体和体系,评价与企业真实环境脱轨,缺少对创业教育的周密安排。

1.2 高职实施创业教育评价主体的一元与多元的矛盾

高职创业教育评价主体不统一,目前主要由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来评价,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又是评价体系的主导者,评价体系中的政府意志过重,导致了政府评价的过度权威性及评价主体的一元化,形成了管理者与评价主导者是同一主体,学校自身、企业、社会参与评价不足,无法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1.3 创业教育评价标准单一性,抑制创业教育的个性发展

评价内容的科学性是保障高职创业教育评价的关键,目前的评价方案过于强调标准而淡化了特色,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创业教育的类型,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忽视地区差异带来的创业教育类型层次的多样性,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创业教育进行比较,评价标准的僵化和缺乏弹性导致公众对评价结果的不信任,抑制了创业教育的个性发展。

2 基于“虚拟企业”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价主体与内容

创业教育评价不仅要具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还要具备评价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高职创业教育模式评价主体要具备六个方面,分别是学校行政、督导专家、相关企业、同行教师、学生和社会,其中学校自我评价是核心、政府评价是引导、企业是评价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根本、社会评价是补充。不同评价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监督。(1)学生评价。学生是高职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象,学生真正了解创业教育开展的情况,对学校教学水平、教师的师德师风、实践企业、实训条件的完备性等方面最有评价权。(2)教师评价。高职教师实施的评价包括同行教师和教师本人,教师的主体性角色鲜明,是创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对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企业环境、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3)学校行政评价。高职院校领导作为创业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可以对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创业教育组织和安排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评价。(4)社会评价。社会群众起着监督和导向的作用,通过毕业生创业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紧密接触,从而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合理性等进行评价。(5)企业评价。企业是高职大学生进行实训的直接场所,对于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最为清楚,企业可以对创业教育内容设置、创业实训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基于“虚拟企业”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价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创业教育模式评价应体现科学性,要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高职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显示过程中的实际水平和效果评价体系,在创业教育评价中要掌握好科学性原则,科学规划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体系,要有科学的针对性,够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可行性,从多方面多角度优化评价体系,保障评价体系的正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3.2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是创业教育的主体,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最有发言权。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树立一切为学生,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要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评价,在“虚拟企业”环境中同样要遵循大学生主体地位,保证创业教育时刻围绕学生展开。

3.3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指制定评价体系每一项目要明确简明,高职创业教育评价的内容要具备一定可行性,注重采用定性和定量综合考虑的有效办法,使之可以被测量或观察到。因此,在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评价中要利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创业教育的行为层面、学习层面、反应层面、成果层面等制定评价指标,优化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突出操作性。

4 基于“虚拟企业”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价策略

4.1 政策体系评价

政策体系评价是高职实施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包括高职制定的关于创业教育的一系列内容和规定,关键在于将上级的相关创业政策转化为学校的指导性文件,从而打造本校创业教育的政策和指导思想,优化高校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将上级相关政策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内化为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性质的创业教育指导思想,以政策指标作为评价创业教育进展的衡量准则,充分考虑本校创业教育及学生创业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化的政策评价体系。

4.2 保障体系评价

创业教育作为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一系列制度机制以及硬件设施的保障,高校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政策制度组织机制,还要设置专门或独立的评价机构和管理部门,有创业教育运行中的硬件设施,有专门的保障机构,保障创业教育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有序稳定发展,鼓励师资队伍优化。评价包括: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创业教育的保障服务,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机构建设,创业技术研发、信息平台建设等保障服务。

4.3 教学体系评价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包括:课程实施师资。师资要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直接作用于高校创业教育,主要评价学科建设,评价教学方法,形成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利用教学评价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提升创业教育实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高庆勇.浅析高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62-64.

[2] 马玉海,张月.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及其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32-34.

[3] 关晨,张天华.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8):44-47.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员工英语培训战略与途径 下一篇:放纵吃,不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