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8 04:56:01

新课程标准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2-0134-01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突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 实验教学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使它们能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想对新课程下开展好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 新课程的实验设计和传统实验设计的对比

以前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主要是以演示实验为主,探究性实验很少,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把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告诉学生,然后开始演示实验。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原因。这样学生的学习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实验是老师设计好的(有的书上就有过程),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他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而新课程下的实验更多的是探究性实验。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来进行的。学生会自己先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之间也可以合作,共同来完成这个实验。这样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再只是与自己没有多大关联的抽象理论而是对“我的猜想”的验证,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的探究成果”如果实验成功,学生能亲自体会这种成功的喜悦,如果实验失败,小组可以共同讨论分析失败的原因。这种探究性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思考出来的。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所以新课程下的实验更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同时激发了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老师要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些事情做,而不是只给学生知识去记。如果你这样做了,你会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二、要把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在过去我们一直把化学教育看成是知识教育,忽略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应是以实验为中心的实践科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鉴于中学生知识结构和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知识教学仍然是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特点,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提高对化学教学的认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把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就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通过实验教学去带动知识的理解。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直观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实验教学和知识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会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在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深化、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培样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收集到的不是纯净的氯气,其中混有HCl和H2O,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个解决。

设问1: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氯气中有杂质吗?如果有,主要是哪些?

设问2:怎样才能制得干净的氯气?

学生经过思考根据反应所需的药品分析出氯气中含有HCl和H2O,然后根据氯气的性质经过讨论选出合适的除杂试剂。通过这样对实验的挖掘,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高度,从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制氯气装置。由氯气的反应原理4H+ + 2Cl- + MnO2====Mn2++Cl2 + 2H2O,可以知道是MnO2把Cl- 氧化为Cl2,如果有氧化性比MnO2更强的氧化剂,应该也可以把Cl- 氧化为Cl2而且反应变得更容易进行。

例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上述反应不需要加热。这样适度扩展知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创新的空间。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质出版社

上一篇:构建自主高效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