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方施肥比例对水稻D优202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08 03:40:17

不同配方施肥比例对水稻D优202产量的影响

摘要 为充分利用水、肥、气、热资源条件,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使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单产水平,连续2年对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比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尿素27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70 kg/hm2的施肥比例有利于秧苗的健壮生长,并且能够充分地协调水稻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利秧苗分蘖成穗,促使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构成因素趋于合理,从而达到14 963.96 kg/hm2的最高单产水平。

关键词 水稻;配方施肥;产量;水稻D优202

中图分类号 S1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015-0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农业产业逐步向规模化、园区化和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在人增地减的情况下,粮食需求矛盾日渐突出,应进一步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深入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促使粮食总产量的增加,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因此,必须找出适宜平塘县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确保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同时也才能为平塘县大面积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栽培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平塘县平湖镇金盆村西街六组某农户责任田进行,前茬作物为油菜,排灌方便,土壤为壤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该地海拔710 m,年降雨量1 259 mm。

1.2 试验材料

试验水稻品种:D优202。

供试肥料:45%西洋复合肥、46%尿素、16%过磷酸钙、60%氯化钾、农膜、旱育保姆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具体如表1所示。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3 m2(6.66m×5.00 m),栽植19.95万穴/hm2,即每小区栽666穴,每穴栽2粒谷秧,区间走道50 M,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1-2]。

1.4 试验过程

在油菜收割后5 d,用腐熟厩肥22.5 t/hm2撒施田间进行翻犁,经过两犁两耙后,采用塑料薄膜包扎田埂隔离小区,防止肥水相互流串,小区隔离好后,按照各个处理施肥量计算各个处理小区的施肥用量,西洋复合肥和过磷酸钙全部作底肥,处理4、5、6的尿素和氯化钾,50%作底肥,50%作追肥使用,处理1、2、3的尿素全部作追肥,30%的尿素和50%的氯化钾作蘖肥追施,20%尿素作穗肥追施。移栽秧苗时采用比尺和绳子打点定距宽窄行拉绳移栽,栽19.995万穴/hm2,栽培规格为(30+20)cm×20 cm,每穴栽双粒谷秧,秧苗移栽好后采用科学肥水管理,实行浅水移栽,寸水返青分蘖,当秧苗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5%~90%时,及时晒田控苗,在倒5 叶晒田结束,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3~4 cm浅水,并结合追施穗粒肥,灌浆至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看苗补施粒肥。秧苗采用旱育秧,4月19日播种,5月22日移栽,5月28日追施蘖肥结合撒除草剂,7月12日追施穗粒肥,9月7日收割,实行单收单计产[3-4]。6月10日至8月5日先后用吡虫啉、丙溴磷、敌杀死、富士一号、稻瘟灵等农药交替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虫害[5-6]。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田间调查表明,各试验处理生育期进程基本一致。播种期4月19日、移栽期5月22日、始穗期8月4日、成熟期9月7日,全生育期142 d。

2.2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如表2所示,不同配方施肥量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株高最高的是处理6,为113.3 cm,其次是处理5,为108.3 cm,最矮的是处理2,为97.0 cm;穗长最长的是处理5,为28.20 cm,其次为处理1,为27.50 cm,最短的是处理2,为25.00 cm;有效穗最多的是处理3,为243.756万穗/hm2,其次是处理5,为239.760万穗/hm2,再次是处理2,为232.767万穗/hm2,最少的是处理4,为205.794万穗/hm2;穗实粒数最高的是处理6,为198.3粒,其次是处理4,为184.6粒,最少的是处理3,为168.9粒;千粒重最高的是处理4,为33.25 g,其次为处理3,为32.25 g,再次是处理1,为31.65 g,最低的是处理2,为29.85 g;穗粒数最多的是处理6,为215.3粒,其次是处理4,为212.3粒,再次是处理1,为203.4粒,最少的是处理3,为190.8粒。

2.3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如表3所示,产量最高的是处理6,折合产量为14 963.96 kg/hm2,其次是处理1,折合产量为14 465.47 kg/hm2,再次是处理3,折合产量为14 363.36 kg/h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4,折合产量为13 663.66 kg/hm2。如表4所示,根据产量结果进方差分析,区组间F值0.45126F0.050.101,说明处理间有差异显著水平。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处理6与处理4有差异,呈显著水平;而处理6与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5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5与处理4之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的产量与不同配方施肥比例的用量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在合理应用配方施肥比例和施用量时,才能促使秧苗健壮生长发育,提高秧苗分蘖成穗,也才有利于高产产量结构因素的形成。

从几种配方比例施用量来看,采用单质化肥进行配方施肥,能够有效地根据土壤肥力的丰缺情况合理调配施用,也有利于穗粒数的形成,使其穗大粒多,增加千粒重,使产量结构三因素的构成达到最佳的高产水平。

栽培密度在19.5万穴/hm2左右的高产示范田,应该采用施尿素27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70 kg/hm2的平衡配方施肥比例有利秧苗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使穗大粒多,有利于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促进千粒重的提高,从而使水稻单产达到14 963.96 kg/hm2的最高单产水平。

4 参考文献

[1] 阴小刚,余增钢,吴晓芳,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6(4):52-53.

[2] 曾希柏,关光复.水稻配方施肥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1999(1):40-41.

[3] 翁立云.盖州市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1.

[4] 胡之廉.浙江省水稻配方施肥的形成与发展[J].土壤,1990(4):205-207.

[5] 魏玉光,赵丽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探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2):37-39.

[6] 王晓波,刘喜德.水稻优质高产配方施肥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4-18.

上一篇:独山县高档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 下一篇:植物病害防治学应用型教学方式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