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纺织业“十二五”的发展之重

时间:2022-09-08 03:36:17

标准化:纺织业“十二五”的发展之重

日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制定了《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标准化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标准的制定修订,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和协调性。

向国际标准看齐

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新纤维不断涌现,棉纺织纱、布新产品不断增加,棉纺织新产品标准数量也不断增多。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提高现行产品标准的时效性、适用性与协调性为目的,着眼于科技进步和生产需要,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对现行的多项产品标准进行了清理、分析和适应性评价,提出了整体性评价意见,为今后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协会联合有关机构举办了全国棉纺织(色织)行业标准学习班,分析国内外标准的差异,传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协会网站及时标准制定、、实施等信息,解释标准技术问题,网上征集标准反馈意见,为今后棉纺织产品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信息更新滞后须改观

“十一五”期间,我国棉纺织标准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更新和应用服务标准建设相对薄弱;二是标准化投入依然不足;三是标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不够充分。近年来,一些色织布、牛仔布标准修订起草单位是行业内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标准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套工作,修订后标准很难代表广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棉纺织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动态、科学的棉纺织标准体系;面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制定修订一批急需、适用的基础性和专业性标准,初步解决标准数量不足、严重滞后于生产的矛盾;加大标准的宣传、培训力度,促进标准的贯彻执行,提高我国棉纺织标准化水平。

整体构建棉纺织标准体系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将以棉纺织行业科学发展应用的需求为牵引,以提高纱布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适用性为导向,整体构建棉纺织标准体系框架,完善相应的标准系列。根据棉纺织技术发展和成果应用与服务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类标准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棉纺织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基本建立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协调性以及结构化的棉纺织标准体系,并不断完善和更新。同时要加快基础性标准的先行研究和制定修订,重点开展国家基本技术规定、名词基本术语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采用同类标准系列化同步制定修订方式,按照基础先行,急用先上,分步实施的方针,加快标准制定修订步伐。目前,不少地区都出台了标准制定修订鼓励政策,棉纺织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修订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棉纺织标准化管理体制也将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开放型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机制和技术协调机制;密切标准制定修订与基础项目的联系,加快有关项目成果向标准转化;建立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之间合理的衔接与互补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棉纺织产业发展。

上一篇:蚕蛹蛋白粘胶长丝的理化性能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多重压力下,用工荒今年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