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学视角透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

时间:2022-09-08 02:10:25

从文化学视角透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

摘要:声乐艺术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休闲娱乐的一种消遣方式,也是可以在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一种听觉艺术。在我国,声乐歌唱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式,其中美声唱法是西方文化下的艺术产物,以后传入我国,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分别对西方文化下的美声唱法与东方文化下的民族唱法作了分析与论述,并对两者之间的异同点逐条进行了比较,以供相关同志参考。

关键词:文化学视角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在我国,声乐歌唱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式,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歌唱方式中,美声唱法应该属于泊来品,它的前身其实是西欧古典声乐中的传统唱法,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以及其声乐艺术发展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在以后,它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如何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中国声乐艺术,目前已成为我国众多的声乐爱好者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一、西方文化下的美声唱法

声乐爱好者,或者说对声乐艺术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美声唱法又称为柔声唱法,它所包含的表现形式与表现力非常丰富。美声唱法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形成起来的,发展到今天时,其歌唱内容与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与改善。现在,歌唱者在歌唱一些17、18世纪流行的古老的歌曲时其使用的歌唱方法仍然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现在的美声唱法主要包括欧洲的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到的,以丹田发声,只需用半分力量进行歌唱的唱法,都属于美声唱法的范畴。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在意大利文中被称为Belcanto,意大利文将其翻译为“完美的歌唱”,传入我国以后,其中文翻译为“美声唱法”,这个名字得到了广泛认可与接受,所以一直被沿用下来,直到今天。美声唱法不仅对歌唱者本身的嗓音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面有着极其严格的技术规范,最重要的是,它还要求歌唱者在音乐上面要有一定的造诣,能够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然后利用美声唱法将其生动的、完美的、用心的歌唱出来,达到一定的艺术震撼效果。

美声唱法是西方文化下物质文明于精神文明的沉淀,它萃取了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历史上几百年来的精华,现在,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歌唱方式。

二、东方文化下的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泛指我国各个社会文化历史发展时期中各地区、各民族问流传着的所自.种类繁多的不同声乐歌唱艺术方法、歌唱艺术形式和流派唱法艺术体系的总和,其中包括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戏曲和说唱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并代表着民族气质、民族个性,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民族唱法听起来声音明亮,位置靠钱,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呼吸的运用上,借鉴戏曲唱法中的“气沉丹田”,在共鸣的运用上,更多地使用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紧抓额窦、眉心,使声音集中靠前。

三、两者在文化上的异同之处

1、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

1.1形成与发展不同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的大相庭径。首先,民族唱法起源于我国的民间艺术,它的形成与发展的主线是汉族的民间歌舞,另外也包括了次线上的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歌舞艺术。而美声唱法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也离不开西欧国家的民间音乐,但同样也受到了古代教会音乐以及希腊音乐的重大影响,它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歌剧艺术的基础之上。

1.2题材和演唱形式不同

我国民族唱法的创作题材主要来自于民间的戏曲或街头卖艺者说唱艺术,如评书、快板等,民族唱法内容的创新主要依靠民歌、戏曲为其提供基本题材,歌唱者在题材上进行创新后,再以独唱、对唱或者表演唱等演唱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而美声唱法的题材类型则多是宗教、宫廷和市民等类型,反映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的世俗题材,其演唱形式主要有合唱、独唱、重唱等形式。

1.3声乐美学效果不同

我国民族声乐的音调旋律以五声、七声民族调式为主,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艺术特征。在声乐美学效果上,我国的民族声乐追求明亮、清纯、高亢、甜美的艺术特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赋予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深刻的东方艺术特征。而美声唱法的技术方法是以咏唱为基本特征,其调式主要是在古代民族调式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西洋大、小调式的重唱、合唱,强调和声织体效果,在声乐美学效果上,美声唱法更为强调圆润、柔和、丰满、浑厚和带有掩盖色彩的嗓音特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美声唱法浓郁的西方音乐文化特征。

2、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同之处

2.1两者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

二者在截然小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其它许许多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当今人类社会颇具特色的歌唱表演艺术风格体系和演唱方法体系,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如语言、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及音乐巾的调性、风格等。但同时二者也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2.2两者都需要呼吸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无论是两方的美声唱法还是中围的民族唱法.无论是两方的歌剧、艺术歌曲,还是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或其他欤曲,都需要呼吸(气息运用)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发声的正确、音质的优美、音色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无一不与呼吸有密切关系。美声唱法普遍采用的所渭“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和民族唱法中非常重视的“丹田之气”,都是千百年来歇唱者从艺术实践巾得来的宝贵经验。从最终结果看,“丹田之气”的运用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没有尖锐的矛盾。

2.3两者都注意咬字的清晰

过去曾有人误认为美声唱过去曾有人误认为美声唱法不太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其实不然。例如意大利语元音发音时,唇形变化非常明显且不能随便改变;辅音的清、浊之区分也非常严格。所以意大利语有清晰、音序均匀而有市奏,每个音部平正而浑厚。而中国戏曲尤其讲究“五音四呼”和喷口、归韵及收声等技巧,认为这样才能将语言通过歌声形象地表达出来。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其两种唱法是统一的,如在唱高音时应尽可能合理的使用头腔,因为头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宽厚宏大。

四、结束语

记得有句话说:音乐不分国界。的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许会导致其孕育出不同的声乐艺术形式,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声乐艺术中的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又有着一定的相似,甚至相同之处。近年来,我国很多年青歌手使用美声唱法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异军突起,频频获奖,这进一步说明了美声唱法与我国的语言特点以及民族唱法的确是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的。因此,如何把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中国声乐艺术,还需要广大音乐爱好者以及业内人士去不断的钻研与努力。

上一篇:水资源现状及解决水环境污染的措施 下一篇:探索体育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