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 第3期

时间:2022-09-08 01:46:09

《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非常精彩的篇章之一。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喜极而疯的过程,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使人失去正常的人性,只能在一场场世态炎凉的闹剧中苟活。

范进是这场闹剧的主人公,也是牺牲品。范进中举前,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母亲也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没有尊严和人格,动不动就被老丈人胡屠夫骂个狗血淋头。出榜之日,家中断炊,抱着家中仅有的一只生蛋的母鸡去集上卖,其中辛酸,不言自明。知道范进中举后,邻居向他报喜,他却怎么也不肯相信,因为有过太多的失望,此时连希望之心都不敢萌生,变得麻木。但看到报帖后,“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 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好! 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喜出望外,以至于疯狂失态,可见范进对科举的痴迷癫狂,失去了正常的人性。这时的范进是可怜的,好不容易中了举人,却疯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还为他捏了把汗,要是真的疯了,以前为考举人所受的苦都白受了。可事态又发生了转折,在挨了胡屠夫的一个巴掌后,“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中举当了老爷后,范进很快便进入了角色,也学着老爷们的样子,成了老爷,开始胡闹瞎吹,闹了很多笑话。

在为考取举人前,他穷困潦倒,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常被胡屠夫打骂。但考中后,“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考中前范进在胡屠户面前是孙子,考中后就变成了老爷,这就是对比的差距,也说明了当时社会人们的趋炎附势世态炎凉。考中举人后,范进家的温饱问题也立刻解决了,张举人前来攀亲,“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以前范进穷苦时怎么没见张举人前来扶贫,考中举人后才来大献殷勤,社会地位是其前倨后恭的最根本原因。这个被扭曲了的社会要求人们只有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才有可能让别人另眼相看,而提升社会地位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对于范进来说,别无他法。这就是封建科举制度给范进造成的悲剧,同时也是范进自己的悲剧。范进确实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但却不能领悟,不自谋生路,一味地考取功名,使自己的母亲忍饥挨饿;没钱参加考试,向老丈人胡屠夫借钱,在老丈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动辄被老丈人打骂。用现在的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范进连解决温饱的意愿和能力都没有,凭什么让胡屠户尊重他呢?反观范进的邻居们,没有人像他那样痴迷于科举,也没有人像他那样穷困潦倒。是什么让范进在如此落魄的情形下一直坚持仕途之路?

是范进自身的愚顽使他坚持一条科举之路走到黑,多次撞南墙却始终不肯回头。其实,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是可以为他解决工作问题的,他可以像胡屠夫学习卖肉,做一个小本生意人,虽说没有举人的地位高,但是吃穿用度是不愁的,家人也不用和他一起受苦。但他却认为仕途是唯一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的出路,心无旁骛,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50岁,幸亏他母亲身体硬朗,坚持到了他考中举人的那一天,否则岂不是死不瞑目了?功名利禄就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对于范进来说是肯定的。虽然他对能否考上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他还在一直坚持着考试,说明在他心底科举考试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他悲哀的人生。他不仅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他愚顽性格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儒林外史》吴敬梓 华夏出版社 2008-01-01

《中外文学史略》刘敬圻 李月华 杜桂萍 胡元翎编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

上一篇:让习作见证成长 下一篇:阅读岂能“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