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时间:2022-09-08 01:45:15

不同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摘要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最主要害虫之一,在东海地区常年都在偏重至大发生程度,近年来已连续3年大发生,目前防治的药剂主要是有机磷及沙蚕毒素类,用量大、使用次数多,残留问题日趋严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龄高峰期用药,1.1%阿楝悬浮剂1 500 mL/hm2、13.4%楝唑乳油2 250 mL/hm2、亲太保D剂可湿性粉剂2 400 g/hm2等防效良好,其中阿楝防效最好,接近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的防效,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卷叶数;杀虫效果;保叶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121-02

Pharmacodynamic Test of Different Biological Pesticide to Control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XU Chuan-yin LIU Qiao CHEN Qin SUN Xiao-ling LU Qi-tong CHEN Wei-huan

(Donghai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Donghai Jiangsu 222300)

Abstract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is one of the main pests of rice in our country,and is serious to outbreak degree all year round in the Donghai area. The current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icide mainly were organophosphorus and nereistoxin,problems of large dosage,more use times,and residu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f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ntrol effect of 1.1%Alian SC 1 500 mL/hm2,13.4%Lianzuo EC 2 250 mL/hm2,Qintaibao D dosage form WP 2 400 g/hm2 used in peak time at the age of 1~2 were good.Among them,the control effect of Alian was the best,close to the chemical control effect in large area,and had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prospect.

Key words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the number of leaf roll;insecticidal efficacy;leaf protection effect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为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发生[1]。稻纵卷叶螟在我国的发生世代随着纬度的升高从南到北顺次递减。

稻纵卷叶螟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环境条件是密切相关[2]。由于稻纵卷叶螟具有南北往返迁飞的特性。对迁入区来说,迁入蛾量的多寡和迁入后的气候条件影响发生的轻重,水稻生育状况和天敌等因素则关系到当年田块间受害程度的轻重。①耕作制度:我国南方也进行大规模的水稻改制北方旱作区扩种了水稻,以及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加上随之而来的高肥密植的栽培措施,为该虫南北往返迁飞和种群以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②品种及栽培管理:不同水稻品种间,一般叶色深绿宽软的比叶色淡浅质地硬的受害重。同一品种,幼虫取食分蘖期至抽穗期的成活率高,有利于发育。在栽培措施方面,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造成秧苗徒长和披叶,植株含氮量高,易诱蛾产卵,并有利于幼虫结苞为害,也能使为害加重。③气候条件:赤眼蜂的生长发育需要高温,最适温度为22~28 ℃,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发育期间阴雨多湿有利于发生,高温干旱或低温度均对其发育不利。如成虫在29 ℃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下,雌蛾率低,基本不产卵,幼虫孵化率受到影响。初孵幼虫在最高湿度超过35 ℃,相对湿度低于80%,很快死亡。气温低于22 ℃幼虫常潜伏于心叶内,取食活动迟缓。此外,在蛾源迁入的虫量也大。④天敌: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有80种以上[3-4]。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在东海地区常年都在偏重至大发生程度,近2年呈特大发生状况,2007年2生早,发生重,3、4代都呈特大发生,为害重,虽经防治,仍有少数田块为害损失重。2008年2代迁入早,虽然蛾量不太高,但田间虫卵量高,百穴虫卵量仍达316.7头/粒,幅度50~1 600头/粒。由于发生早,部分田块秧苗返青后,农户防治不及时,造成田间残留虫量仍较高,给3代带来了很大的防治压力。3生期间,由于发生早、蛾峰期长、蛾量高、田间落卵量特高(562.5粒/百穴,幅度50~2 800粒/百穴),全县均达特大程度发生。由于连续几年3代大发生,防治压力大,一些农户就盲目采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一些未经登记的农药,或者随意增加用量和增加施药次数(2次以上)来防治,给环境以及稻米质量带来负面影响[5],根据当前稻纵卷叶螟在东海县的发生为害情况以及市场对食品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的要求,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药剂和提高防治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亲太保是以昆虫病毒为主体的一种无公害生物农药,它的D剂是加三唑磷的复配剂,阿楝悬浮剂是以印楝素为主体加入阿维菌素的复合型生物农药,楝唑乳油是印楝素与三唑磷的复配剂。为此,笔者于对其进行了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东海白塔营庄村一农户责任田内进行。前茬作物为小麦,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偏上。稻田面积为1 400 m2,水稻5月14日播种,6月17日移栽。施碳铵600 kg/hm2、钾肥75 kg/hm2、25%复混肥600 kg/hm2作基肥。试验期间水稻长势良好。移栽前用20%克螟铃乳油和40%稻瘟灵乳油防治水稻秧田期病害虫。本田期于7月18日用5%大功臣可湿性粉剂450 g/hm2及井冈霉素等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7月30日上午试验实施时,3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虫龄已处于1~2龄高峰期,田间初卷叶较多,水稻生育期处于拔节后期。试验作物为迟熟中粳武运粳7号(又称9520)。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供试药剂:亲太保D剂可湿性粉剂、1.1%阿楝悬浮剂、13.4%楝唑乳油、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是亲太保D剂可湿性粉剂2 400 g/hm2、1.1%阿楝悬浮剂1 500 mL/hm2、13.4%楝唑乳油2 250 mL/hm2(三唑磷1 500 mL/hm2+印楝素750 mL/hm2,现配)、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 g/hm2,以及空白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

1.3 试验方法

7月30日第1次施药,隔5 d(8月4日)第2次施药。每种药剂对水900 kg/hm2,采用长江-16型背负式喷雾器作常规喷细雾,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

1.4 试验期间天气及土壤情况

施药当日天气晴,最高温度36 ℃,最低温度28 ℃,平均温度为32 ℃,试验期间(7月30日至8月9日),最高温度36 ℃,最低温度25 ℃,平均温度30.5 ℃;雨日数有2个(7月31日傍晚及8月4日夜),均为雷阵雨,总降雨量约110 mm。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偏上,pH值6.3。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第2次施药后5 d(8月9日)进行调查。每小区随机选取5点取样,每点调查5穴稻丛,共25穴。摘取所有卷叶,调查稻纵卷叶螟残留活虫数和卷叶数。计算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并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6]。计算公式如下:

杀虫效果(%)=(CK活虫量-处理活虫量)/CK活虫量×100

保叶效果(%)=(CK卷叶数-处理卷叶数)/CK卷叶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药后5 d调查结果显示,1.1%阿楝悬浮剂1 500 mL/hm2、13.4%楝唑乳油2 250 mL/hm2及亲太保D剂可湿性粉剂2 400 g/hm2的治虫效果分别为91.3%、80.2%、75.1%,均优于对照药剂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 g/hm2的防效(73.6%),其中1.1%阿楝悬浮剂1 500 mL/hm2的防效极显著高于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 g/hm2的防效。保叶效果上也以1.1%阿楝悬浮剂1 500 mL/hm2最佳,达86.0%,极显著优于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 g/hm2的防效(69.6%),13.4%楝唑乳油2 250 mL/hm2及亲太保D剂可湿性粉剂2 400 g/hm2的保叶效果分别为74.4%、71.3%,与对照药剂间无明显差异(表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所用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都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其第2次药后5 d的杀虫效果分别达91.3%、80.2%、75.1%、73.6%,对水稻的保叶效果也分别达86.0%、74.4%、71.3%、69.6%。其中1.1%阿楝悬浮剂1 500 mL/hm2的防效最好,在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防治上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从这几种药剂来看,1.1%阿楝悬浮剂(阿维菌素+印楝素)、13.4%楝唑乳油(印楝素+三唑磷)、亲太保D剂(含三唑磷)都是复合型的生物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而且它们具有低毒、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今后发展无公害食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东海县3代大发生频率高,并且大发生时峰次多、峰期长,这就对药剂的速效性和长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药剂一般对2龄及以下虫龄的幼虫有较好的杀伤作用,这就更要求药剂的持续作用长,从目前试验结果来看,还没有一种药剂完全达到防治的要求。但增加用药次数也许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另外由于稻纵卷叶螟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因此在水稻生长前期,特别是生长量较大、生长浓绿的田地,比如2代(一般在7月上旬),则可以将指标放宽,这样一次用药(如上述药剂)就可以达预期的防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由于本试验实施时,试验田的虫龄小于2龄,也即目前所定的防治适期,所以各药剂对3龄及以上虫龄的防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它们对稻纵卷叶螟卵是否有一定杀伤作用也有待于验证。

根据研究,稻纵卷叶螟并不难控制,只要在适期内应用防效好的药剂仍是可行的,并不一定要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类)以及没有在水稻上登记使用的菊酯类农药,这些药剂的滥用最终只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以及农产品品质下降,同时也不能提高经济效益。适期用药,是防治的关键措施,采用低毒高效药剂是取得高效的保证。本次试验主要是比较田间施药后处理与对照之间的防效差异,但是由于施药前并没有查害虫基数,所以结果仅供参考。

4 参考文献

[1] 丁锦华,苏建亚.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57-163.

[2] 赵学平,王强,吴长兴,等.防治稻纵卷叶螟与二化螟试验[J].植物保护,1999,25(1):37-38.

[3] 韩新才,肖国蓉,龚进,等.几种药剂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J].植物保护,2003,29(4):53-54.

[4] 秦厚国,叶正襄,敖秋春.10种对斜纹夜蛾的防效比较[J].植物保护,2002,28(5):49-51.

[5] 肖满开,周代友,方海维.稻田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植物技术与推广,2001,21(8):30-31.

[6] 马育华,周承海,盛承师.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方差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85-94.

上一篇: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对园林绿化的危害及对策 下一篇:宁南山区冷凉蔬菜塑料大棚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