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的教学创新

时间:2022-09-08 12:03:29

浅议初中语文的教学创新

摘 要:语文创新应从导语设计、营造氛围、借助多媒体、语文实践、板书设计几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传统的语文教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全然没有兴趣。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探究……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创新的凤头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优秀的文章开头是“凤头”,是说开头应该短小精悍,神秘动人。语文课堂的导入直接关系着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人悬念的导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前提。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狼》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有关狼的一些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在人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狡猾、贪婪、阴险。由学生熟悉的成语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氛围——创新的猪肚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求异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

在《安塞腰鼓》课文学习中,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让学生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旋律。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激越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

三、多媒体激趣——创新的翅膀

多媒体借助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能展示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形象,成为语文阅读与教学的翅膀和动力。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观沧海》,引进多媒体教学,荧屏上出现苍茫的大海,黑耸的礁石,低飞的海鸟;音响里出现低沉的海潮声,呼呼风声,浑厚男中音的吟诵声,将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激越澎湃的大海边,似乎也感受到勒马碣石山的曹操豪迈博大的胸襟。

再如讲解《皇帝的新装》一课,运用flash课件插入动画,形象、生动地将故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以及官员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本质。这样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和空间,使语文学习步入了一片新天地。

四、创新的升华——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如古诗赏析、办手抄报、成语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这类活动能使学生加大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举办主题班会、辩论会、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随意交流,常使思想火花不断地闪现。这类活动既拓宽了学生思路,又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五、板书设计——创新的豹尾

传统的板书设计出现了“多而滥”“单而呆”“乱而繁”的现象,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因此,在板书设计上运用一些创新图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沁园春·雪》这首词气魄雄伟,内蕴深厚。上阕用大手笔写北方雪景,下阕纵横议论,评古今帝王。上下一气,构建了一个博大空阔的时空境界,也表现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情怀。作者写这首词的真正立意所在,应该说是赞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板书简单明了,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文章主旨。

沁园春·雪

景:江山多娇(望) 评:古代帝王(惜) 颂:人民大众(主旨)

培养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教育。尽管传统教育的“根之深”“蒂之固”,但尺水可以兴波,45分钟的课堂可以是师生的创新天地。只要语文教师注意以上各个方面的问题,创新教育就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一个模糊的口号。

上一篇:夺回学校丢失的板报德育阵地 下一篇:浅谈作文批语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