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特色

时间:2022-09-08 10:55:45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特色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的科学化、特色化成为其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否面向市场、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能否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并为之服务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特色,从实践育人理念、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实践学时、实践考核等层面把学生培养成充满社会正能量,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 实践特色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作为一个与研究型人才相对应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的科学化、特色化成为其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否面向市场、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能否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为之服务的关键所在。因此,将人才培养理性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务必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上结合市场机制导向进行科学制定,同时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特色,从实践育人理念、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实践学时、实践考核等层面把学生培养成充满社会正能量,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纵贯实践育人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观念

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的教思政[2012]1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切实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实践育人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自然,实践育人理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之义,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必须牢固树立的根本观念。

纵贯实践育人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自己实践的客体,没有这种以自我为客体的实践创造活动,人就与动物没什么区别,就不可能获得人的本质和力量。因此,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除了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还表现在与自我完善的关系中,即表现为人在实践中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规定性。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不是主观自生的,它们只能在人的能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产生与发展[1]。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活动是怎样的,人的发展就是怎样的,或者说,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育人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人类许多活动共同面临的矛盾,是育人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育人面临的这一矛盾的特殊方式是有目的地培养人,从而不断地促进人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据此,可以看到育人处在一个中介转化的地位,因此,唯有坚持实践育人才能促进人的发展,才能提高人的素质以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成为社会所需之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应用型人才应该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更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这类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特点。而实践育人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实践育人理念的背景下,通过开展各种课堂内外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导向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激发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二、凸显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价值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应当为:根据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行业需求为本位,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具备相应的素质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4]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实践能力,因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实现人诸多能力的全面提高,而能力是个静态概念,如何有效地最大化地发挥能力,则必须通过教育实践行为,将其置身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加以考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直接对象”,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成员。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以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不仅使体力、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必须使两者统一、平衡、和谐地发展,并通过“社会生产实践”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分析。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5]因此,人的能力不仅包括体力、智力,还包括人在社会关系中反映出的知识力、道德情感力及交往力,简言之就是情商。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美劳诸种因素的发展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各有其特殊任务,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发展。

据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凸显人的实践能力,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从德智体美劳这些人的能力要素层面考量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计算机课、劳动实践课、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及军事理论课等理论与实践课程,而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有结合各学科专业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开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专业特色模块主要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社会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在专业特色模块中实行开放式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增强教学计划的柔性,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宽广的空间。

三、丰富实践活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载体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马克思强调:“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同理,活动也是人存在的方式,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与社会发生关系,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中介。无论是社会对人的制约,还是人对社会的改变,都必须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在社会实践中,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而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最有效的转化途径。因此,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人的质量及人的社会适应性应当注重教育活动多元化,本质来讲就是丰富实践活动,不仅将实践活动贯穿到理论教学中,更应该多渠道开展有益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的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丰富实践活动。

1.在理论教学中继续强化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学时数,规定不少于一定学时数的实践课。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逐渐转变为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讨论式、讲演式等),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及头脑风暴教学法等教学互动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基本素质、综合素质的启发和培养,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组织落实好专业见习、实习教学。专业见习、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环节,是实践教学形式的重要载体。要注重对见习、实习教学工作的管理,不断完善见习、实习测评标准,做好见习、实习导师与带队教师的遴选,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有效开展与基地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期达到锻炼和检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3.创新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训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行科研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作;引入科研奖励制度,对学生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予学生科研创作活动一定的经费支持,支持学生的科研创作,为学生发表科研成果、制作科研成果、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供物质上强有力的保障。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开展以专业为主题、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有益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讲座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举办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文化艺术及各种文体竞赛,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公益咨询活动,走出校园,参与社会的互动,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以实证方法分析调查遇到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期达到学生真正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培养学生职业信仰、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四、固化实践学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固化实践学时成为保障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时间保障。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的教思政[2012]1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教育部的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同样指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因此,不断夯实实践学时不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

学时是教学时间的计量单位,亦可以称为课时,常态下1学时就是一节课占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各学科专业的学时总量均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统一计划核定的。因此在具体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有效地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是关系其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有各自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不可偏颇,在观念上不应有主次之分,都应该加以重视。应该从两者之间寻求最佳学时组合形式,既满足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对知识的感性认知,同时又满足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实现其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真正应用。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分配,应该在遵循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有关文件下,确保学生在专业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应该兼顾市场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具体可以采取“三增三减”的方法,即压缩单门课程学时,增加课程门数,突出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意在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压缩必修课程比例,增设选修课程、校级任选课程,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其根本目的都是调适人才培养的学科质量价值标准与市场质量标准之间的冲突,增加应用性学科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立足于就业需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尽快适应人才市场及实际工作的需要[6]。

五、科学实践考核: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方式

1.实践考核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实现方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决定课程重修、升留级、毕业结业,给予学分学位的重要手段。从实践考核作用来讲,科学的实践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得以有效提升和发挥,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供分析教与学质量,以及教与学存在问题的实际材料,作为指导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更是教育评价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和手段,是学校评估、专业人才质量评估和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7]。因此,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其重要方式是科学实践考核,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建立一整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与社会需要的人性化、多元化的实践考核模式。

2.实践考核要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势必要求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加以体现,自然在实践考核中也应该有所具体体现。在考核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真正利益,而不是通过考核考倒学生。人的发展必须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考量,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在课堂之外通过理论知识的社会转化才能凸显。因此,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考核表现,即通过平时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堂考勤、参与课堂的实际表现、课后问题的反馈反思、科研创作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更人性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考核,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大和提高平时考核所占的权重比例,另一方面要对终结性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尽可能在命题内容上做到与社会需要的结合。采用更灵活的命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能力检验,实现学生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最后科学合理地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3.实践考核要多元化。目前高校主要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简便易行,应用面广,适用大部分理论知识课程的考核,也就是常说的“一考定乾坤”,属于定量考核。这种单一化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虽然操作简单好用,但不能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机械式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践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及参与实践的能力是一种扼杀,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实践考核方式上要更多元化,以更灵活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创新和促进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譬如,加大考查考核的范围,考查是高校成绩考核的重要方式,属于定性的方法,表现为课堂提问、课堂内外作业、实习实验报告、讨论发言、实践性作业、现场操作演示、撰写论文等,这种考核方式是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改趋势决定的。还可以通过口试、面试与网络互动教学进行考核,这是信息时展及人的科学发展趋势决定的。故百花齐放下的多渠道考核方式,对学生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1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3][4]居继清,张华.实践育人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经研究[J].社科纵横,2013(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4.

[6]程水源.大学运筹沉思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0-211.

[7]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241.

本文为2013年黄冈师范学院重点教研项目“实践育人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2013CE04)成果。

上一篇: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刍议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