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突围“大制作”

时间:2022-09-08 09:43:05

“小成本”突围“大制作”

一度失去关注的电影专家奖“金鸡”,10月下旬候选名单一经推出便引发观众网上的“唧唧喳喳”:如投资上亿、入账近7亿的《唐山大地震》未出其“预测”提名多多,可刷新它所保持的国产片票房纪录的《让子弹飞》,却“一发未中”,而同样大卖、众多明星加盟的《建国大业》更令人大跌眼镜一只获得“最佳录音”一项提名;已在去年东京、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中国政府“华表”颁奖礼上斩获颇多的《钢的琴》,果然榜上有名。不过,最被关注的,似乎是首次为中小成本电影设立了“最佳”奖。

在几大艺术门类里,电影创作无疑是最费钱的,可谓“钱非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总投资也就几百万的《钢的琴》,最难时剧组只剩47元,导演前1分钟还在打电话谈借钱,1分钟后又没事儿人似的喊“预备,开机”,女主演、曾戴过香港“金紫荆”与台湾“金马”双料皇后桂冠的秦海璐甚至主动不要片酬,还自掏腰包倒贴了不少进去(成为投资人之一)……可以想见,许多更好想法会固资金而使片子成为名副其实“遗憾的艺术”。因此,以成本“区别对待”,既体现一种公平,也传达一丝安慰。

当然,在电影史上,花小钱拍大片的例子并不罕见。著名作家张贤亮曾以美国人挑选出来的20世纪百部经典影片为例,指出其中属于大制作只是少数。而近期,迅速赢得上亿美金票房的《源代码》,也仅拿到千万美元投资,且叫好声一片。

其实,中国《钢的琴》也是个不错的例子一它根本就没有报名金鸡的中小成本奖项,而是选择直接跟大片硬碰硬。最终,虽不及《唐山大地震》获提名多,仅5项,却是本届金鸡奖唯一一部包揽最佳故事片、导演、编剧、男女主演5大最重要奖项的影片,只是这部被誉为“2011第一国产口碑片”(普通观众与网民送之),还是无法像《源代码》那样叫好又叫座。

种种迹象表明,《钢的琴》本不属于曲高和寡,但其―上线仍惨遭下线。据报道,某经理臆断“这种片儿排了场次也肯定没人看”,他自己也确实没看,就把它打入了冷宫……对于影院掌门人乃至带着一点色彩的电影业来说,显然不看好《钢的琴》的市场。不像当年卡梅隆《铁达尼号》或张艺谋《英雄》以及《让子弹飞》,那可是让钞票“飞”啊!

的确,大片带动电影市场的功效有目共睹,以至于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从本世纪初的每年不到10亿元终于突破百亿大关,同时影市赔赚比例的“二八定律”也更显规律:80%票房被20%的大片拿走,中小片只能赚到20%,大多数则充当了“炮灰”,并随时要给大片让路;更有近一半连这个“资格”都没有――根本无法挤进电影院与观众见面(去年中国年产故事片近530部,进入城市主流院线?60多部)。

其实,过去更多的是小成本。17年前,当卡梅隆用上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编造一个《真实的谎言》时,我亲耳听到有人大为不屑:“哼,投我1个亿,我也能!”一副造不了“真实”还说不出“谎言”的架势。如今,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电影越来越不差钱,甚至完全可以大把烧钱,但被“口水”所淹没的,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无非是只想票房而漠视“心房”。可以说,我们大片的成功,还往往止于经济层面,而非文化意义上的,久违着一种打动人心、洞悉真相的力量。

国产大片若想再进一步,需要电影工业水平的全面提升,需要创作者(不仅仅编导)、各行当人员的高度专业化与更密切的配合,正如专家所言,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影人目前尚不具备生产叫好又叫座大片的功力。应该讲,中小成本影片的生产可以是“家庭作坊式”的,只要在编、导、演等主要环节上做到位,依靠绝妙的创意和恰到好处的卖点,还是足以“四两拨千斤”的。

毫无疑问,中小成本影片制作毕竟囿于资金,在场景、演员、后期、营销等诸多方面受限,这就对“可以省钱”的剧本和电影语言表达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恰是目前我们大中小片的短板。对于无法靠视听奇观把人“轰”晕的中小成本制作尤其如此。众所周知,李安导演最初的“三部曲”都是中小成本,但其剧本、故事和精准精妙的镜头运用却相当出彩儿,并且,无论是内涵的丰富性还是文化的深刻性,都独树一帜,引人入胜。这一切不仅为李安赢了口碑,得了国际奖,也赚了票房。

在很多人眼里,《钢的琴》本是可以“三赢”的,它也做到了口碑和大奖的双赢。其导演张猛曾为赵本山编过在央视“春晚”连续获奖的小品,完全可以让影片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剧本和运镜上,“谈情”的《钢的琴》果真有笑中带泪等效应的“启动资本”,颇具“温度”,很接“地气”一它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生活的体验,因而又印证了一个真理:创作想象的高度取决于扎根生活的深度。即便在“唯票房论”的功利氛围里,该片也具备着更大的“吸金力”。只可惜,片外的缺乏远见没能让它走得更远。好在北京等地的一些影院坚持了下来,从而上映使之25天后出现转机,从“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的前后夹击下突围,场次越排越多,票房也随之“逆跌幅”。

问题是,急功近利总想着“暴富”而失去了耐心,逼得“钢的琴”们也得像“铁达尼”那般“满载”,其人为的命运也就难逃“冰山沉船”!一切折射出我们的电影市场远未成熟,因为,几乎没有哪家成熟的超市会只卖一个类型或牌子的商品,它们会精算以决定不同品牌的配比。同理,成熟的电影市场和行业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形,完整地囊括大、中、小片。何况后两者理应作为主流电影市场的“板凳深度”而存在―在球场上,这一概念指替补阵容的实力,即使替补队员也一样可以打好、夺取胜利。更何况,中小片并非“替补”。

上一篇: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 下一篇:与“菌”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