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语文素养的质感

时间:2022-09-08 07:47:12

触摸语文素养的质感

摘 要: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帮学生开拓知识视野以为学生积累文化品位,在课堂上传授语文知识可为学生积淀语文思维,在课堂上通过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语文技能定向,可以帮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技能,这些都是语文素养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养 质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12-02

作者简介:马爱军(1977―),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经过十多年课程改革,无论是大环境中关于课程改革的一些争论,还是小环境中对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都还存在一些空洞甚至是虚无的情形。就以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来说,对其的理解更多停留在字面上,将语文素养理解成关于语文的素质与涵养等。这样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就是缺少质感的。笔者以为,真正的语文素养在教师那里,在学生那里,应当更多的是一种可以触摸的、可以直接理解的真实概念,而不只是一些空洞的口号或解释。

那么,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文素养的质感在哪里?应当如何理解与打造这种质感呢?笔者尝试借拙作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概念的通俗理解

无论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要想具有可以触摸的质感,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能够让绝大多数一线教师真正理解,而这就要求这个概念必须具备通俗性。首先必须强调的是,通俗不是庸俗,通俗是指能够以一线语文教师的话语去理解,去解释。只有这样,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成为更多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隐性指南。同样必须强调的是,笔者提出这一理解并非没有缘由,因为无论是从教学实践来看,还是从关于概念理解的学术角度来看,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所有概念,其只有经由一线语文教师的内化,才能真正为他们所接纳。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大多数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而言,那种过于阳春白雪的概念有时并不容易理解,而如果再加一些泊来语,理解就是更大的问题了。

那么,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语文素养的质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语文素养可以还原为“关于(初中)语文的日常修养”。这样的理解依据在于语文素养中的“素”字原本就有一贯、日常的含义,而“修养”一词则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示一个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位初中生在日常交流中还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用词或作文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那就可以认为其语文日常修养是不够的,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理解语文素养,可以获得一些直觉的认知。其二,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不能用原有语境下的含义来完全替代新语境中语文素养的意义。比如说很多教师将语文素养理解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素养含义要丰富得多,其既包括思想道德层面的“祖国语文”的含义,当然也包括上述的听说读写,还包括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学生思维等更为深层的含义。由此可见,课改语境下的语文素养含义更为丰富,也更接近学生的学习本质。

因此,对语文素养的朴素理解可以落实更多一线教师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理解的质感,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当努力将对语文素养概念的华美理解转换为更为质朴的语言,并以之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

实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欣赏关于语文素养的这样一段论述,即语文素养是“一个分层级的、成系统的整体装置”。但笔者也意识到这一表述的质感还不够明显,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而言,这一理解可能还是比较抽象,因此首先也应当有一个将其还原成朴素理解的过程。

这一理解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层级;二是系统;三是整体装置。乍一看,此论述倒像是描述某个客观物体,而实际却是描述语文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其朴素理解应当是怎样的呢?笔者以为可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如上所说,语文教学本身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者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显性表现,属于动作行为,是教师可以观察得到的行为。这四种能力表现出来的就是层级现象。二是在这些动作行为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丰富的心理行为,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其却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更为关键的因素。三是语文学习离不开文化环境,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脉络中,在之前受到前苏联的教学论影响,现在又有大量的西方现代乃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影响中,中国的初中语文教学自成特色与体系。这就是整体装置的含义!

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基于上述理解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实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中有《多收了三五斗》一文,笔者的论述重点在于:在解决了诸如“舷”与“弦”“行”的读法及含义等工具性问题之后,还可以向学生渗透哪些人文性的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觉得其中应当分两个层次。一是传统教学角度,帮学生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现象,并试图对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源进行探索。但这一传统教学视角在现在的教学中常常会遭遇学生的另一种“挑战”,因为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敏捷,他们会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现也有类似于此的社会现象,如何理解今天社会中的“增长不增收”现象呢?如何将其与旧社会的“丰收成灾”现象进行比较与鉴别呢?在这两种情境中,农民群像又有什么不同呢?无论是在笔者的日常授课中,还是在外出的教学观摩中,常常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一问题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技巧的问题,本质上却是一个关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其教学可以是这样的:旧社会的农民与商家之间是单向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且命里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而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旧毡帽”“破布袄”与“空口袋”也是农民群像的写照之一……而在当下的社会,农民与商家之间不是这种单向关系,而是有着多个选择的双向关系,同时背后还有国家对种粮的保护政策等。遵循这样的教学思路,可以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现实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符合“祖国语文”的价值途径上来!――这是涉及“系统”与“整体装置”的问题,不能忽视!当然,这只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细节,但透过这个细节,却可以看到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

反思

总的来说,笔者感觉在实际教学中一旦从质的角度去感知语文素养这一概念,便会发现其可以给实际教学带来一些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

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是指有了对语文素养质感的理解,那些看似飘渺的语文理念便可以落实了,看似虚浮的教学策略就可以变成现实了。当然,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帮学生开拓知识视野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在课堂上传授语文知识可为学生积淀语文思维,在课堂上通过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语文技能定向,可以帮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技能,这些都是语文素养的应有之义。 (编辑:成向阳)

上一篇:探讨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