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倾听,让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扎实有效

时间:2022-09-08 06:43:38

重视倾听,让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扎实有效

摘 要: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倾听”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可见,听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倾听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只有认真倾听,学生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应该说,会听,是一种好习惯,认真听,更是一种好品质,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那么,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以身作则,做忠实的倾听者

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教师有效的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的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发言的欲望。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让学生的学习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1.言语激励,鼓励学生倾听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告诉他们,老师上课最愿意看到的是他们看着老师的亮晶晶的眼睛,并希望他们上课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给老师力量和信心。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有效,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来,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只说一遍。”学生会很快调整自己。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在课堂中恰当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看,听得多认真呀,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看到她的眼睛,我讲课更有兴趣了!谢谢你。”在教学中,我适时奖励认真倾听的学生:一张笑脸贴画、一句表扬的话等。促使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运用活跃的学习方式吸引倾听

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所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所以,只有把听的任务和权利交给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编一些有趣的顺口溜或儿歌,让他们学得更加轻松活泼。比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孩子们爱做游戏,爱表演,我就在课前设计一个个有针对性的游戏,精心做一个个可爱的头饰,让他们在表演或游戏的过程中激起学习的热情,如:《三个小伙伴》一课,让学生戴上小猪、小象、小袋鼠的头饰,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把栽树的过程表演出来。这样,孩子们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带有趣味的课堂中来。

3.有效的课堂管理,让学生乐于倾听

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养成发言、倾听的好习惯,我采取了以下做法,把倾听、发言要求列成条款:(1)别人说话的时候,我认真听。(2)积极思考,好好举手。(3)大方地说话,响亮地说话。然后把这些规则写在黑板的一角,提醒孩子按照制订好的规则进行学习活动,每天进行自我评价,逐步学会在学习生活中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就能自由地、充分地参与学习。学会了认真倾听,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三、循序渐进,培养倾听的能力

学会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倾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课堂上,学生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因此,在教学中,需循序渐进,不断引导,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1.引导学生怎样听

(1)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话语。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发言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同学发言讲了什么,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使他们能听得进,听清楚,听完整,听得懂。

(2)在学生听得懂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听出重点,听出实质,边听边想,加进自己的思考。

2.引导学生听什么

(1)听优点。课堂上我常会问学生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引导他们听别人的精彩之处。如:听同学朗读的优点,最初可指导学生从朗读的“轻重、速度、节奏、停顿”等简单的技巧方面去听,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再让学生尝试从“语气、感情”等方面去听。

(2)听缺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常思考:别人说的话,还有什么不妥;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说,以期听者能避免犯同一种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

(3)听异同。引导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如:“一座”与“一座座”;“您好”与“你好”或内容相似的两段话等。引导学生听出异同,能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

四、持之以恒,养成倾听的习惯

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小学生的特点,而良好的倾听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重视倾听,做到及时提醒,及时表扬,促使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我想,学会倾听既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良好的倾听习惯最终也会内化成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学生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上一篇:计算机绘图实践教学心得 下一篇:创设适宜环境,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