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9-08 05:51:56

道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目前乡镇中小学生种种的不良现状让老师们苦恼不堪。顶撞、谩骂老师等情况异常严重,甚至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等等在我们这里已是常事。这种不良的道德现象影响很大,它所造成的道德氛围像毒瘤一样,如不及时有效根治,将会形成学校公害而殃及更多的学生。中学生以上的种种令人苦恼不堪的现状,原因多种,有来自社会,有来自家庭,有来自学校,有来自班级。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密切,更有不可推却的责任,我从班主任角度试做出以下分析:

一.影响分析

1、班主任思想素质影响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除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外,还是一位管理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生活,他的品行,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班主任更是如此,有的班主任穿着打扮过于时髦,学生穿着也是花枝招展;有的班主任不注重礼节,讲文明,学生也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学生的不良道德影响与班主任错误思想、行为约束有极大关系。

2、班主任重视分数,轻视德育。

分数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班主任、老师、学的生命根子。班主任往往以成绩评判学生,困难学生补助费发放也离不开分数,甚至选班干也要以分数为依据。为了分数,每周只有一次的德育班会课,也变成教学课。班主任灵魂被分数的鞭子抽得最感到苦不堪言,哪里还考虑到德育。

3、班主任重形式,轻德育。

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班主任为了应付学校,三月学雷锋,只要带几个学生拿扫帚到校外一条街清扫清扫,照几张像,留下痕迹,活动就算圆满完成,至于学生是否能从活动中感受到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快乐也就无从考察了。倒是有学生私下议论:“我最喜欢学雷锋活动了,因为这样可以不上课,还可以上街逛逛。”也有学生编笑话:“学雷锋,一阵雷,一阵风,扛扫帚过大街的临时工。”

班主任主持学生参加清明扫烈士墓,五四办墙报等等活动越来越多,表面上看到德育形式一片大好,但实际上真正能深入到学生心灵的、能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又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扫扫地不等于心灵就受到无私奉献情操的陶冶,因此也只是活动活动而己!

班主任是学校中主要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是承担国家德育任务的主要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指导者。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责无旁贷。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时讲过一句话,“第一流人物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凡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没有一个不是把人格、道德和精神放在第一位的。因此,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更该如此。具体作法浅谈如下:

l、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

班主任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班主任的“言教”要做到动情、晓理、言美,也要讲究适时、适量、适体,要让学生听到最温暖、最善良、最激情、最善解人意、最富有激励价值的语言,做到字字入耳,字字入心,水滴石穿,融雪销冰。也要学会行不言之教,获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效果。班主任的“身教”应遵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原则,遵循示范性、榜样性的原则。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最具教育影响力的因素,班主任必须注重不断地规范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达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的理想的教育影响境界。

2、班主任要热爱自己学生。

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

(1)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保罗?韦第博士问卷调查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尊重与爱心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对一颗受伤的心灵、迷途的羔羊应该有极度的宽容。并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机会,实际上就是呵护学生们自尊,让孩子们感到你的宽容和善良。不要以惩罚为目的。孩子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应该单独教育,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学生犯的错误公之于众。否则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许多学生走向了反面,越走越远的。去年,科任老师反映某学生上课常捣乱或顶撞老师,周一班会课时我严厉的点名批评他。第二天上课要么迟到,要么睡觉、更别提看书了,我不断反省自己,才发现自己不应该当众批评他,让他在同学前面抬不起头。况且他比以前有了进步,上学期经常旷课,这学期没有这种现象了。后来当着同学的面我向他道歉了并肯定他的进步。现在这个学生上课不再那么捣乱了。而且做错什么,都会很有礼貌地向我道歉。我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后来道歉的作用,但从他平时对我的礼貌及上课的认真态度中,我好像感觉到了什么。

(2)班主任要一视同仁。

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最讨厌待人不公平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关心和热爱必须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不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是干部子女还是农民女子,班主任一定要公正对待。班主任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后进生,多关心有生理缺陷的残疾生,不能嫌弃妓视他们,而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多关心他们,爱他们,对他们施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我校有位班主任,她所带的班,多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她的班里都会变个样,究其秘决,就是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对于后进生,善于发现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激励他们进步,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奋发向上,改掉坏毛病,结果这些“捣蛋鬼”个个都成了班里各类活动的积极分子,常给班里争光添彩,每年都获得优秀班集体。

3、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

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比较喜欢听哪个老师的课?”他们一致认为比较喜欢英语课,原因是英语老师上课时经常抽些时间来与他们聊天,真心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让他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上课也觉得很轻松。我想,如果老师都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多与学生交流,你将会发现我们学生的可爱之处,他们有的缺点将因为你的思想改变而改变。

4、班主任要学会解放学生的空间。

普通中学的学生升学指望不大,学习的动力不强、兴趣不浓。在他们身上只想提高分数等于拉牛上树。许多学校挥动补课的鞭子,变相地把学生、老师赶来教室集中补课。成绩补上来了吗?无从考察,只听到老师、学生声声埋怨,埋怨他们没有自由的时间。带着如此心情来教书能教得好书吗?学生带着如此心情来上课又怎能上得好课?陶行知先生曾多次大声疾呼对学生要实行“六大解放”。其中之一的“解放”就是“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更丰富的学问”。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让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在书的海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组织学生郊外活动,增强他们集体观念,让他们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环境里接受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班主任要学会让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德育应该是一种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不是几次形式活动和每周一节课所能承担起的大任务。它的主阵地应该是在我们的学科课堂上。

上一堂《七根火柴》、《荷花淀》等,在学习中,学生们深深地沉浸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里,真切地体验到英雄们刚毅、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和在危难面前英勇不屈的革命斗志,热爱家乡、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受到:通向胜利的道路是烈士的躯体铺就,红旗是英雄们的鲜血染成。

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司马迁《鸿门宴》,要让学生们在深深陶醉于文字所描绘的场景的同时,不禁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准确、凝练和古人谋略所折服。反复吟诵,细细品味,审美情趣和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还有什么方式能比把德育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实效性更大呢?

语文课堂是如此,其他的课堂也不例外。如地理学科,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偏低。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为三分之一,林地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为四分之一。这些知识可让学生更清醒地了解国情,从而产生保护自然责任感。认识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6、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互相沟通配合。

中学生教育设单靠班主任是不够的,必须众手合力,共同来营造一个尊重、关心、爱护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大环境。

班主任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比如注意平时孩子都跟什么人玩在一起,有没有夜不归宿的现象,有没有迷恋上网络游戏等等,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经常进行家访或电话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家长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不良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收到的效果更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都应负担起此重任,班主任更是责无旁贷。

覃婉露,教师,现居广西大化。

上一篇:短时记忆与大学英语听力 下一篇:中学应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