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时间:2022-09-08 05:22:20

试论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会计趋同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会计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相当重要的基础作用,所以,国际会计趋同将会对我国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基于这一点展开相应的探讨,先阐述了国际会计趋同的实质,然后重点分析了国际会计趋同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面对国际会计趋同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国际会计趋同;我国;影响

1.国际会计趋同概述

趋同向人们传达出了一种进步的信息,趋同和相同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趋同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彼此影响的复杂过程。国际会计趋同是会计国际协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必然经历过程。在国际会计趋同过程中,经济利益发挥着推动作用,换而言之,国际会计趋同的实质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争夺,也可理解成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在该类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长期发挥着主导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尝试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以便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合理利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1]。

2.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2.1为国内趋同奠定了基础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是对既有会计制度进行更名,而是基于自身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向国际会计惯例不断靠拢的一场会计变革。相较美英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会计准则带有相当明显的统一性以及法制化特点。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研究发现,其更强调统一性,而在审慎性和保密性这两方面则相对薄弱。基于我国文化特点考虑,在致力于国际会计趋同时[2],我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统一性的要求。由此可见,国际会计趋同能够为我国国内趋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为我国提供了沟通平台

在现阶段的IASB舞台上,我国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国际会计趋同进程中尤其要重视并做好利弊权衡工作。我们不仅要认真分析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要细致分析资本市场现状及未来走势,与此同时,还应明确我国会计的具体需要,以及和IFR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国际舞台上,我国如果想和发达国家享受同等待遇,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凭借,而采用IFRS最大的有利之处便在于能够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本的注入。由此可见,国际会计趋同为我国提供了沟通平台[3]。

2.3促进了我国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也会日益频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均将再创新高,这给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国有必要致力于一系列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尤其是涉及对外贸易部分[4])的建立和完善,确保能够和国际协定或者条约进行正常搭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为国外企业融入国内市场提供可靠的会计保障。由此可见,国际会计趋同促进了我国会计工作质量的显著提高。

3.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3.1不利于我国更有效地坚持国情

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实施是建立在中国具体国情之上,带有相当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国际会计趋同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将会受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需指出的是,不同的国家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会计人员习惯于具有按部就班特点的会计制度,换而言之,他们对会计制度的具体性和明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常常可见盲目引进和刻意模仿,而没有结合实际需要对办法进行细化,因而在可操作性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不足,不利于我国更有效地坚持国情。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精神[5],对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予以选择性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迅速发展。

3.2导致我国会计发展相对滞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会计趋同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已经经历了大量时间和事件的检验,然而,这并不代表其能够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国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予以保障,需指出的是,资本市场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法律体系存在缺陷、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普遍不高,这两大问题也是制约我国会计事业迅速发展的障碍,另外,还是我国现阶段同国际会计趋同的不协调之处。

4.面对国际会计趋同,应采取的措施

由上述分析得知,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国际会计趋同的要求,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刻意识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诸多差异,正是由于诸多差异的存在和影响,从根本上注定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将是的一个集复杂性和漫长性于一身的过程。对我国将来的会计国际趋同工作予以研究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促进和保障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更好实现。

首先,在会计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经济环境安全,与此同时,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的良机,如更好的国际融资投资环境,并合理削减国际融资投资过程中所耗用的综合成本[6]。

其次,应想方设法主动投身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中去,改变被动接受趋同的现状,转为主动趋同,应最大化利用我国目前已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这一有利条件,要对一系列国际会计准则予以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熟悉,还应重视并强化和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正确处理分歧、解决矛盾,积极反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要求,切实维护自己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利益。总而言之,应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国际会计趋同的潮流中去。

最后,在新准则正式实施后,应注意实施效果的信息收集,从而展开积极的制度调适。这不仅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国内会计职业界共同作出努力。所以,国际会计趋同的大背景之下,有必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从而保障新会计准则的正常实施、高效实施。

5.结束语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也日渐频繁,在此背景之下,世界商业语言的统一便有了现实的需要,而会计语言作为世界商业语言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趋同趋势日渐明朗。国际会计趋同给我国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影响已经为有关资料和数据所证实。

值得一提是,我国现阶段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转轨尚未彻底实现,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利部分,另一方面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不可以机械的生搬硬套,如“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量体裁衣”,资产减值的计提准备不得转回等。

在将来的发展中,我国应基于国际会计趋同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会计准则,从而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丽新.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166-167.

[2] 孙雅静,刘巧华.试论会计准则的国际持续趋同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20:16-18.

[3] 王平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涉税鉴证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贸,2012,21:168-170.

[4] 杨婷.试论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对反倾销应诉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11:14.

上一篇: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