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我国国际定价中心

时间:2022-09-08 04:34:20

加快打造我国国际定价中心

打造国际定价中心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和中国经济逐渐全球化,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商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加大,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日益显现。从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和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巨大损失看,建设我国国际定价中心已经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定价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本功能。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在基础商品定价、能源定价和资本定价等方面,不能长期受制于人,应该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国际定价中心的建设。

在国际贸易定价机制方面,作为一种高效率资源配置的价格形式,期货价格因为具有预期性、连续性、公开性和权威性等特征,而成为国际市场上有形商品定价过程中的主要基准价格。一些大国的期货市场也已发展成为全球定价中心。对拥有定价中心的国家而言,这不仅让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和价格形成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权,而且促进了其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其国际经济贸易和竞争地位。同时,这些国家能够借此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消化国内经济矛盾和对冲风险,确保该国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此外,这些国家还可以利用定价中心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并为国内企业成本控制和对外贸易提供战略支持。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原材料供应商甚至通过与投机基金“合作”,制造市场供求紧张态势,从而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攫取利益。显然,对于没有定价中心的国家而言,企业只能成为国际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由于缺乏本土期货市场,甚至被迫到“客场作战”,到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结果遭遇国际对冲基金暗算,蒙受巨大损失。我国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期货市场发展已成为关乎一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国之大事。各国政府,特别是一些商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期货市场发展、重视国际金融定价领域的竞争,目的就在于争夺定价中心或分享定价中心利益。因此,我们需要从指导思想上高度重视国际定价权的问题。建设国际定价中心,推动期货市场走向国际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我国初步具备打造国际定价中心的条件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期货市场规范发展为建设国际定价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我国期货市场已有初步发展。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和规范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目前发展态势良好,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逐步得到发挥;国际市场与我国期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加强;并且,在国际期货市场影响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强。例如,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的价格对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价格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地位。我国GDP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三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和21世纪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我国对基本原材料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并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同时,我国也是粮食、棉花等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贸易规模非常庞大。可以预见,作为一些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主要供需方,我国有条件在国际贸易和定价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第三,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为期货市场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其发展成为国际定价中心提供了可靠保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已在全球期货市场交易排名中名列前茅;期货交易产品逐渐丰富,目前已有了黄金期货、钢材期货和塑料产品期货等,下一步将要推出石油期货和股指期货交易。期货市场本身的发展,也为我国建立国际定价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建设国际定价中心的对策建议

当然,我国国际定价中心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种条件的有力支持,而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距离这一目标依然有很大的差距。笔者认为,从实际出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以促进我国国际定价中心的建设:

第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发展。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拥有定价中心的国家把握了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权,从而在经济全球化收益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正因为认识到期货市场的这一重要作用,一些贸易大国的政府一直重视发展本国期货市场,奠定和增强其作为国际定价中心的地位。而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定价中的地位与我国庞大的贸易规模极不相称,这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为此,政府宏观决策部门要更加理解发展期货市场的战略意义,排除期货市场发展的认知障碍,制定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地位日益加强相匹配的期货市场,并促进其发展成为一些重要商品的区域性乃至世界性定价中心。

第二,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促进投资者结构合理化。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结构是否合理是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等经济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要素。而从我国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依然偏小,套期保值者比例偏低;缺乏专业机构投资者,投机者总体实力较弱。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流动性;继续鼓励套期保值交易,积极引导理性投机和行业性、专业性的机构投资者入市。同时,培育发展期货投资基金,以扩大市场规模,规范期货交易行为,并促使其在有关商品的国际定价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力,尤其是在国际投机基金炒作“中国因素”时充分发挥制约作用。

第三,加强和改进期货市场监管,促进自律监管和法律体系建设。未来我国期货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将面对更多的风险和变革要求。尤其是随着市场辐射范围的扩大,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将不断增多和增大,价格波动风险也将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监管和配套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要继续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加快期货法的制定实施,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继续加强期货业协会的自律功能,明确中国证监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的职责分工,加强各机构和组织间的协调配合;遵循市场化管理思维,以建设国际定价中心为目标,确保监管体制建设与市场发展同步。

第四,促进期货交易所服务创新和走向国际化,完善期货交易品种的管理。我国交易所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运行模式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货市场试点中建立的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有着较大的改革空间。期货交易所应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运行机制、交易方式、结算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品种管理方面,要加强新品种研发、完善品种结构,加快推出我国在产量或消费量方面具有优势、产业链条广泛、具有广阔市场供求并能够影响国际供求格局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建议对市场化程度高、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小品种的上市实行备案制;对重要品种实行核准制,将上市申请权交给期货交易所。由中国证监会核准。

第五,大力发展现货市场,为期货市场发展奠定基础。成熟的期货市场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现货市场基础之上。然而,我国目前的情况表明,很多产品的现货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发育滞后;流通体制不畅、基础设施落后、组织管理体制粗放;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全国各市场之间缺乏有效互动等。现货市场发展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发展。为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有关商品现货市场秩序的整顿,进一步完善现货市场体系,从而为期货市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六,加强国际化的期货人才队伍建设。国际期货市场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市场拥有更多的高水平人才,这个市场就能够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来看,由于历史较短、市场法制不健全、行业自律不足等原因,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要和国际市场接轨,必须重视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专业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研究、管理人才以及成熟、理性的市场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

上一篇:银行与股票市场的悖论 下一篇: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