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的遣词造句技巧

时间:2022-09-08 12:37:18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该文在语音、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以及修辞格的运用上都有许多值得品味和借鉴的地方。下面单就文中的例子看看老舍先生在词语锤炼和句子选用方面所下的功夫。

一、词语的锤炼

(一)动词的锤炼

本文使用的动词既富于变化,又准确传神。比如:同样是雪,落在树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特别是“卧”字的使用,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既传神的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的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的睡着”,真的有一字传神之效。

(二)形容词的锤炼

老舍在选用形容词时,可谓精确。比如第一段中的“响晴”“响亮”“温晴”这三个词。“响晴”准确的说明济南的冬天晴朗无云的天气特点,“响亮”准确的表现了热带地方日光的毒辣,叫人害怕,“温晴”准确的概括了济南的冬天虽然阳光明媚、晴朗无云,但暖和安适,下文对山水的描绘就具体的表现了这一特点。

老舍先生还善于选用词义相反的一组形容词,使两种事物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用“慈善”这个形容词把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拟人化了,显得既贴切又生动,用“秀气”一词在前文描写的基础上,生动而又贴切地概括了小雪后、斜阳照射下的山的特点。

(三)颜色词的锤炼

老舍先生在本文使用了许多表现色彩的词语,既准确的表现了景物的特点,又增强了景物和文章的色彩美。树尖上的“白”花,与矮松的“青黑”,还有蓝天上一道“银”边,“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带水纹的“花”衣,“微黄”的阳光,薄雪因此而害羞,微微露出了点“粉色”。这些形容词既准确的把每种景物的色彩描绘出来了,又使各种色彩相互映衬,形象而生动的展现了“小雪”后济南的山的美景,让人无限神往又满怀遐想。

(四)儿化词的运用

此外,文中还使用了不少儿化词语,如“缺着点口儿”,“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黄”,“被风儿吹动”,“天儿越晴”,“在水里照个影儿”等,既表现了北京口语的特色,又使行文亲切自然,读来朗朗上口。

二、句式的选择

(一)长短句的使用

短句用在文艺作品中,句子简短,结构简单,生动活泼,表意明快。老舍先生在本文多用短句,这很切合本文的写作内容,也更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述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固然是使用短句最适宜、最贴切,本文几乎段段皆是,全文皆是由这些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短句组成,但是,本文也不乏情意真切、意蕴丰富的长句。如“……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二)整句和散句的使用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便是整句;把结构不一致的各种各样的句子交错的排列在一起,便是散句。整句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贯通,能够把内容表达得鲜明集中,有利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散句不拘一格,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能产生明快,生动的表达效果。老舍先生在文中根据表意的需要,自然而又灵活的时而用整句,时而大量使用散句,时而又整句和散句结合使用。

整句的使用。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里用了两个结构完全一样的对比句,形势整齐,气势贯通,准确而又鲜明的突出了济南“没有风声”和“响晴”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散句的使用。作者写阳光照耀下的山,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写清亮的水,用的几乎都是散句,自由活泼,变化多端,生动贴切,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整散结合。比如,课文的第一段,先用整句将济南的冬天的天气与北平、伦敦的冬天的天气进行了对比,紧接着又与热带的冬天的毒辣阳光相对比,用的却是散句。在散句中嵌入了“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和“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两组整句。这样整句和散句交错结合使用,有整齐美,又有变化美,起到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三)不同句式的选用

老舍先生在文中生动而贴切的选用不同的句式,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令人叹服的效果。比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用这样的陈述句式,既写出了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个问句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

综上所述,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中既注重了词语的锤炼,又注重了句式的选择,在遣词造句上可谓准确传神、生动贴切,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语言风格。不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城、雪等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秀美动人,而且句式参差错落、变化多端,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鲜明贴切的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上一篇:让电影资源为教学添风采 下一篇:在朗读中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