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9-07 11:55:02

“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有效推动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概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现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探索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07-02

(一)“一带一路”概述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东起东亚经济圈,西达欧洲经济圈,其间横跨的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周边各国旨在建立一条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互助共赢之路,这有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短板”和培养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

“一带一路”构想主要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驱动的。

1.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重心正在逐步发生转移

目前,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迅速上升,这其中,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总规模达21万亿美元,全球占比达29%,货物和服务出口全球占比达23.9%,经济重心正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加大。近几年,美国相继推出了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政策,并且相继签订了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全球经济规则的改写,我国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我国需要发展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贸易结构,通过“一带一路”的经济纽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互补。

2.从国内经济形势而言,首先是需求不足现象突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全球出口增速十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首先,国内低成本优势消退,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已成态势。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比重偏高的状况。表现在消费领域中,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持续下降与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与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圈占资源,不利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总而言之,就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疲软,无力拉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GDP同比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为6.9%,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进入中高速,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传统的经济驱动因素疲软。因此,我国亟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并且创造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利用国际贸易拉动国内需求增长。而“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构架了平台。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在未来进程中将囊括更多的国家,促进更多经济体实现交流与合作。

(二)“一带一路”现状

“一带一路”在国内主要区域以西部和东南省份为主,途径我国西部的兰州、西安、乌鲁木齐和东南部的福州、泉州、广州、湛江、海口等地。重点行业包括基建(铁路、港口)、油气管网及设备、旅游、电网设备、交通物流、农产品、商业贸易和金融业。经过大多数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与中国关系友好的邻国,体现了地域和国别上的开放政策。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经济体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共计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占同期总额的7.5%。投资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对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421份,新签合同额154.6亿美元。

(一)“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1.“一带一路”扩大了人民币的认可度和结算范围

目前,亚洲国家大部分处于手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亟需长期的资本服务。而中国的一些产业已经具有输出能力,如中国的高铁、核电、对外工程承包、智能电网、大型设备、建材生产线等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设备制造质优价廉,配套能力强,与这些国家的需求高度吻合。例如,在高铁方面,我国申请技术专利多达 200 余种,占全球高铁申请总额的 70%,而且我国高铁成本低廉,时速 3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 1.29 亿元,时速250 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 0.87 亿元,远低于每千米 3 亿元以上的国际高铁建设成本。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补,利用我国的基础建设优势弥补其他国家的缺口,同时又能够缓解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状况。在“一带一路”进程中,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油气管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信网络、航线航道等将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而且刚成立的亚投行可以为这些亚洲国家提供贷款,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与亚、欧、非洲等多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交流的同时,也将推动人民币在这些区域的认可。特别是我国进行的相关设备输出、基础建设、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均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和计价的货币,这些都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量

在亚洲地区,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通常以低价换来过剩的产能。我国目前在建材、钢铁、服装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而其他国家对此类产品存在旺盛需求。在推行“一带一路”之前,我国主要以贸易形式来销售这些过剩产能,但是由于人民币在外汇的认可度太低,所以只能以本币贬值的方式来换取过剩产能的销售,但会产生汇率波动的风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能够为沿线国家建立海路、陆路沿线国家建立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互联互通等贸易通道,推动贸易发展,有利于形成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贸易圈。同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变金融机构,有利于构建一个软通货的计价机制。当一国资金短缺,亟需融资购买建材产品,恰好我国有过剩的建材产品时,只需要用人民币进行支付,这样不仅我国的过剩产能销售出去,人民币也慢慢在国际上流通了,还可以从中获取利差。这些都表明,“一带一路”将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当境外流通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人民币甚至将成为周边国家的储备货币,这些都最终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3.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资金融通

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境外人民币债券融资和权益融资等,有利于实现人民币输出。结合我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融资需求,可以设立人民币投资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的形式投资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并附带购买中国的产品和设备等条件。这些项目投资将产生巨大的人民币融资需求,从而扩大人民币的资金融通。

(二)“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加剧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除了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这样的较大的新兴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是经济不发达、货币币值波动风险高、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小国,这些国家多发货币信用与金融风险,并且通过“一带一路”的联结,周边国家潜在的信贷违约风险极易通过亚投行传导给我国。

2.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将引发“特里芬难题”

Triffin于1960年首次提出特里芬难题,他以美元为例,指出美元作为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需要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逆差;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币值稳定与坚挺的特性,这反而需要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顺差。这两个目标互相矛盾,形成一个悖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将拉大,而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因为为了满足各个沿线国家对资金的需求,我国就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发行过量又将会引起人民币贬值,动摇其他国家及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持续逆差时,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国家可能放弃持有更多人民币,从而使人民币遭遇贸易逆差引发的贬值压力与维持币值坚挺的冲突。

3.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

目前,央行能够有力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比较直接。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的货币供给不但受到国内货币需求影响,还受到国际货币需求影响,另外,来自国际的需求,不管是出于盈利、保值还是风险规避等多种目的而进行外汇交易,都会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人民币在境外流通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央行对国内人民币的调控能力将同时受到国际上货币流通的限制和约束。同时,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也加大了宏观政策的调控难度。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可能发生矛盾,这种内外平衡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需要与一些经济体建立货币合作和货币政策协调,这又将导致人民币汇率政策工具部分失效,限制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一)实施控制风险措施,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我国需要实施控制风险的各项措施,为人民币搭建金融安全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例如,为了我国进口商面临的风险问题,应该构建大宗商品人民币期货市场和其他的金融产品。我国应该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货币、贸易、政策、道路等多方面合作,了解不同国家的具体需求和目标,从而因地制宜地确定合适的合作机制。其关键是要把握双方的利益共同点,系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二)为大型经济项目构建融资平台,稳定人民币汇率

针对“特里芬难题”,一方面,我国可以在其他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IMF 等多变金融机构合作,共同为大型的经济项目构建融资平台。同时,我国主推的亚投行也应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模式,形成多边协作的金融平台。这些措施将推动沿海多国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减少外界摩擦,降低货币量发行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影响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央行应综合考虑其他经济体的货币供需状况,承担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并且在进行调控时,应关注多国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更需“以静制动”。

参考文献:

[1] 袁平,张锦灿,朱利霞.“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J].宏观经济,2015,(11).

[2] 刘明月.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2015,(6).

[3] 韩玉军,王丽.“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中国经贸,2015,(6).

[4] 林乐芬,王少楠. “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1).

[5] 赵晓斐.“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6,(1).

上一篇: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企业集团提升集团管控力的实现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