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在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7 11:49:04

环磷腺苷在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在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环磷腺苷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环磷腺苷80~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0~250ml中,1次/日静滴,连续14天;对照组不使用环磷腺苷;两组基本治疗均按心力衰竭常规方案进行。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与6970%,P<001具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基本上无不良反应,能够耐受治疗。结论:环磷腺苷治疗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关键词 环磷腺苷 充血性心力衰竭 Ca2+通道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76

在我国,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心血管病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都在成为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临床转归,其患病率日益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然是目前和今后心血管临床的重要难题,近年来心脏起搏、心脏移植、基因治疗前景看好,但其价格昂贵,临床使用范围小而受到限制,未能推广应用;药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临床大规模基础和药物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而心肌细胞能量的生成、调节、利用等障碍一直贯彻其始终[1,2]。环磷腺苷是通过增加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来增强正性肌力,扩张血管而起作用,近年报道环磷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3]。2009年8月开始应用环磷腺苷静点治疗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46~82岁,平均64±15岁;病程3~17年,平均10±7年;其中心功能Ⅱ~Ⅳ级,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35例,Ⅳ级14例。基础病因为冠心病21例,肺源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先心病3例;随机分为环磷腺苷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程度、基础病因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休息、吸氧、低盐清淡饮食,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ACEI类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常规应用,依据病情需要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80~1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250ml中,1次/日静滴,连续用药14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或达到心功能1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而未达到心功能1级,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③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或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治疗14天后,环磷腺苷治疗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

不良反应:所有观察病例,住院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环磷腺苷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出现轻度心悸,但均能耐受治疗。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一个常见并且日益增加的复杂的临床症侯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中老年患者同时合并多系统、多脏器功能衰竭,使生命质量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复发率、住院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有增长趋势。因此关注中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高其临床疗效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传统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都致力于阻止或延缓上述过程,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目的。传统治疗的主要的方法是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手段,包括近年来临床应用的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有别于传统方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环磷腺苷为蛋白激酶致活剂,系核苷酸的衍生物。是在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物质,由三磷酸腺苷在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下生成。其作用广泛,参与体内很多物质的合成和代谢过程,是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新的方法和手段。

环磷腺苷作为新型的非强心苷类抗心力衰竭药物,具有容易穿透细胞膜、药效稳定持久、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它通过其较强的亲脂、亲水性透过细胞膜,直接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来发挥正性肌力作用。环磷腺苷作为细胞的“第二信使”,其临床药理效应还具有扩张血管作用,从而产生参与调节细胞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使心排血量增加;同时还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射血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而改善心功能;还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降低冠脉阻力,改善冠脉循环,增加供氧量。另外,环磷腺苷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肺通气,加强气道纤毛清洁功能。因此是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物。

本组观察和近年来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表明环磷腺苷能明显改善因心衰所致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治疗中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2 戴闺柱.走出对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认识的误区[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

3 回皓升,梁高燕,吴铿.环磷腺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医学,2004,10(7):627-629.

上一篇:进展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46例分析 下一篇:贝拉普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