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碎语 第8期

时间:2022-09-07 11:24:29

健康碎语 第8期

“微博控”“游戏帝”多做“手指操”

“微博控”“游戏帝”们,手指和手腕是否时有疼痛的感觉?专家提醒,不良用手习惯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平时可多做“手指操”进行调节。

“腕管综合征”一般是以手部动作为主的职业人群出现的手部劳损。沉迷于写微博、发短信、打游戏,包括长时间“把玩”触屏手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引发手部肌肉劳损的重要诱因。此外,一些不良用手习惯也会诱发这一职业病。

专家建议,“微博控”“游戏帝”们在闲暇时可做做“手指操”进行调节,这些动作简单易行:用不同的手指组合,以不同线路在桌上“走路”,握拳、弹指、按摩指肚、活动手指和手腕关节。

(刘卫宏、张晨光)

眼睛防晒,饮食很重要

夏日艳阳高悬,紫外线热情“关照”,眼科专家提醒,太阳眼镜“治标”,饮食养眼“治本”,双管齐下更有效。

研究表明,眼睛是人体对紫外线最敏感的部位,长期受紫外线照射,会导致提早老化和其他眼疾。防止紫外线侵害,除佩戴一款质量上乘的太阳镜外,通过饮食调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长叶莴苣、甘蓝、西葫芦、西兰花、猕猴桃等黄绿色果蔬中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眼睛很有好处。这两种色素会在眼睛后部的光敏感组织中积累,这些组织通过过滤蓝光保护眼睛。另外,维生素C是抗氧化剂,维生素A对眼睛也大有裨益。高温天气里,可多喝些枸杞、、决明子等配成的药茶,对缓解眼睛疲劳效果不错。(赵国华)

尿路结石夏季“捣乱”

专家提醒,夏季的高温会影响身体对钙和盐的吸收,加上大量出汗,尿液浓缩,尿中晶体更易沉积形成结石,要多饮水以预防结石。

小刘毕业找工作,天气炎热又经常在外面奔波,只有冰冻碳酸饮料才能解暑解渴,一般每天都喝三四瓶。日前他正准备外出时,突然右侧腰部剧烈疼痛,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右输尿管结石。

专家提醒,预防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白开水。夏季每日最好摄入2升以上的水,最好每隔2至3小时定期及时补充水分。少喝冰冻的碳酸饮料和啤酒,这些饮料含有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长期饮用会增加患泌尿系结石的几率。(黎昌政)

天热宠物情绪不好,小心被咬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宠物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加之由于天气炎热人们衣着较为单薄,极易造成宠物伤人事件。

专家提醒夏季谨防被宠物咬伤。夏季属狂犬病高发季节,每年此期间被宠物咬伤、抓伤的病例都会增加。有些人被宠物抓咬后觉得伤口没有流血便疏忽大意,实际上这是十分危险的。由于有些抓伤或咬伤难以用肉眼判别,专家建议伤者可以用酒精擦拭,如果感觉到有灼痛感就应及时到有关单位接打狂犬疫苗。建议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宠物,同时提醒孩子不要去招惹和宠物,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张硕)

绿豆汤不能当水喝

炎炎夏日,为了防暑降温,很多人都喜欢喝绿豆汤,有些人甚至将绿豆汤当水喝。营养专家提醒说,绿豆汤虽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介绍说,喝绿豆汤可以使人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全消。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苏氨酸以及钙、铁、磷等,可以补充新陈代谢中消耗的营养。但是,有些人不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甚至把绿豆汤当水喝,这是不可取的。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放心地喝绿豆汤,没有太多禁忌,但是体质虚弱的人,不要多喝。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也不要多喝,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周润健)

游泳不要超过两小时

专家提醒,夏天每次游泳应控制在2小时内为宜,切莫贪凉时间过长而影响身体健康。人体在水里散失热量比在空气里快20多倍,这使人在水中产生的热量远低于在水中散发的热量。人在水中时间过长,体温调节功能就会遭到破坏,会出现人体动脉收缩,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甚至发生痉挛现象。游泳中如果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上的水,晒晒太阳,待暖和后尽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动过速、肌肉劳损等病症发生。游泳虽好,但患有高血压尤其是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高血压病人,易在游泳中诱发中风,最好不要游泳。此外,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的人,为防突发意外也应避免去游泳。(黎昌政)

谨防贝类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喝啤酒、吃海鲜成为很多人消暑纳凉的好方式。上海食药监部门近日发出提醒,天气炎热食物不好保存,食用贝类不当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食监部门提醒市民,购买贝类要从超市等正规途径,不要购买已死亡贝类,以免发生贝类毒素中毒。由于贝类毒素主要集中在肠腺,且正常烹饪不能消除和减少贝类毒素,餐饮单位或家庭在加工贝类时必须清除肠腺。

消费者应慎食扇贝、贻贝等滤食性双壳贝类,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儿童、病患者及老年人等敏感人群食用贝类时要更加小心。如进食贝类后若舌尖、指端等部位出现麻痹、刺痛或胃肠道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周琳、俞丽虹)

多吃“醋”可提神醒脑

盛夏时节,许多人常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现象。营养专家表示,消除这些症状不妨多吃醋、多用醋。

由于气温高,出汗多,一方面人的唾液和胃里的消化酶分泌减少,食欲普遍下降;另一方面胃酸浓度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也随之减弱。由于食醋含有氨基醚、有机酸的香味,能刺激大脑管理食欲的中枢,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酸浓度,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因此,酷暑盛夏提倡多吃点醋。

夏季人们长时间工作或参加体育锻炼时,新陈代谢旺盛,体内积聚着大量乳酸,使人容易疲劳和不舒服。适量吃醋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精力。(周润健)

夏季谨防过敏性疾病复发

夏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一些平时控制得很好的过敏性疾病容易复发,要注意预防过敏性鼻炎、食物性过敏、日光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以安然度夏。有些人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室内室外温差变大,冷热刺激明显,容易诱发过敏性反应。

专家建议,夏季应尽量减少空调使用,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注意换气通风。鱼、虾、蟹、蛋、牛肉、草莓、番茄、大蒜等食物易引起皮肤红肿、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过敏症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对临床检测出的过敏食物和曾经食用后过敏的食物要注意避免。日光性皮炎也是夏季多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建议采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阳帽或涂抹防晒霜等。(黎昌政)

宝宝先心病信号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预防从孕期开始,孕妇应加强保护意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表示,孩子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喂奶困难等症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信号,家长需重视。如果治疗时机得当,先天性心脏病90%以上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痊愈。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关键。

于波建议,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肺炎,喂奶困难或者婴儿拒食、呛咳,常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皮肤出现紫绀,能走路的孩子,行走或玩耍时经常蹲下片刻等,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信号。医生通过问诊、查体、听诊及采用一些必要的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最佳时机是在学龄前。(熊琳)

上一篇: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下一篇:血糖高了,“降糖”更要防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