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结构 激发求知欲望

时间:2022-09-07 10:47:00

优化教学结构 激发求知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是未来的冠军,而求知欲则是冠军的必备素质。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其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教师的启迪和挖掘程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从而让学生轻装上阵,自由地张扬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体育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教师要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体育,做到在玩中学,进而完成主题活动。如在教“立定跳远”时,我充分让学生感受跳的乐趣,各自发挥想象,模仿各种动物的跳跃:青蛙跳、兔跳、袋鼠跳……从中体验跳的感觉,表达最真实、最自然的感觉,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一种生活体验。同时,在游戏中还能培养学生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

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谜语、童谣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教学“立定跳远”时,一则童谣 “青蛙青蛙蹦蹦跳,向上摆臂收大腿,两脚用力向前跳,落地缓冲轻又巧”,让学生个个喜笑颜开,跃跃欲试,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按照体育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体育审美情境是体育教学得以优化的保证。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舒展而大方的动作示范、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体育审美心境,即一种对体育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再如上“青蛙跳荷叶”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编制了青蛙头饰和美丽的荷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我以生动而赋予情感的语言音调、动作示范,从容地吟颂着导言。此时学生聆听扣人心弦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最佳审美境地。

三、优化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只有在充满激励的氛围中,才能成长为一个不断进取、永不气馁的人。以前的“应试教育”,一切围绕“应试”的需要,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由此教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会感到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很难适应急速变革的现代社会。而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体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因此,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既要测评出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证明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变集中评价为分散的多项的考察。如从态度、情感和运动能力几方面,采用书面口头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为每位学生提供获得不同程度成功的机会。

四、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学生不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某种意义讲,不仅仅是取决于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还在于教师如何去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教材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的挖掘、利用,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同时,要注重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如小学体育理论课中,在分析运动前后该不该饮食这一问题时,学生答案不一,教师并没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然后教师层层设计问题,让学生随着问题一步步去探索、发现,进而在搜集信息、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中学会学习。

总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激发和培养,更要求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把教学引向深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氛围。

上一篇:不要失去“儿童画”最初的样子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