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研究

时间:2022-09-07 09:49:35

高等学校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研究

摘 要:高校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行机制应是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目前这种机制还不太完善,服务模式也没完全形成,但高校在服务的途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方经济;服务途径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特别是北京市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因此,高校更应该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借鉴成功经验强化与社会的融合等方面巩固自身发展基础,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学校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1999年以来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二)高校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我校主要为北京市培养经济管理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学科建设是一个学校建设的根本,它决定着大学的水平和品位,并形成该校知识供给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显现,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明显加快,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908所,其中地方高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的94%。但地方高校越来越表现出的同质化倾向不利于自身发展。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盲目的追赶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亦步亦趋,一哄而上,既造成学科建设的重复,也压缩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自己在区域内的应有位置和作用,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学科、专业等方面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地方高校要牢牢把握地方性的特点,从自身的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确立本校服务社会特有的区域空间、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学校文化和运行机制。应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寻找定位,形成、坚持、完善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树立学校品牌和特色专业,保证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发展规律、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协调。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看,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就业空间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先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学科,及时调整和停办一批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差、就业率低的学科,积极发展名牌专业,兴办特色专业,发挥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但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同时,也要防止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一致的功利化倾向,不能被动地跟随着市场走,避免受经济规模和行业覆盖面的限制,使办学空间压缩过小,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因此各高校在遵循学科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应注意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科研活动对地方的综合实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高校在发展教学和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努力显示出以科技辐射为特征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成果的转化,知识与生产力的结合,使高校科研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具体来讲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我校在2009年与宣武区政府共建,就人才培养、文化交流、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5、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四、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使高校更主动地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成为当下高校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五、高等学校借鉴成功经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加强,为高校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教学成果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可能。美国是较早试行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社会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与企业联合办学、建立研究中心、创办科技园、进行各类咨询服务、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等,使大学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彰显。这种转变与成功,首先得益于美国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支撑体系,通过立法使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义务与权益明确,利益一致;其次是成功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的科研模式,高校通过直接面向生产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既增强了科研教学的针对性,又能获取充足的经费支持,形成服务、收益、发展良性循环的态势;第三,高校特别注意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设置对口专业,选择教学内容,培养专门人才;第四,高校注重与区域社会的融合,积极地开展面向周边社会、所在社区市民的社会服务,解决区域实际困难,加强与区域社会的联系。

我国地方高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认清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因此,高校要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在逐步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律框架内,充分利用法律明确的办学自,强化区域意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地将触角伸向社会,充分重视与区域内社会各界的广泛沟通及相互作用,把自身发展置身于区域社会整体环境中,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形成自身品牌,拓展生存空间。

目前,高等学校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还有很多,但还未形成固定的高校模式。这需要形成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张建发.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生源的潜在危机及其化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

[4]徐同文.美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借鉴.石油大学学报.2003

上一篇:合作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与分析 下一篇:打造互动式课堂 提升《会计学原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