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时间:2022-09-07 09:37:04

教师素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当今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美文学课程除了承担起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之外,还要承担起启迪学生灵性的美育目的,而这诸多的教学目的,除了通过英美文学的名篇名作来实现之外,授课教师的个人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持者,也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其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语言、对作品的欣赏角度、以及个人的人文素质等,都成为其教学的一部分而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品质。

一、教师的语言素质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英美文学的教学主要是以口头语言进行知识传到的教学模式,他通过教师对文学篇章的朗诵、解读,然后传导出包含与文学篇章里的种种文学信息、语言学信息和时代信息,因此,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传递信息的多少、深浅、丰富与否。以《英美文学》中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为例,假如有语言素质高的教师来讲授,用标准的英语、富含激情的声音诵读之,就能将莎士比亚笔下王子复仇过程中深刻复杂的内心矛盾及其丰富的歧义性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表现出来。学生不但学习了一篇文学作品,也体会汉姆雷特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英美文学中所包含的深沉的内在风韵,使学生通过学习,由衷的喜爱上英美文化。当然,完成这个过程,达到这种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诵读能力、内在的丰富情感等素质,有了这些素质,一篇名作才可能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鲜活起来。

二、教师的文学素质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美国着名作家纳博科夫曾在哈佛的文学课堂上说过:“我的课程是对神秘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他的话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文学是神秘的,二是文学欣赏需要通过教学手段来完成的。因此,在纳博科夫的文学课程中,他反对传统的人物的分析手法,也反对以作品与现实结合的程度来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否深刻,他提倡的是对文学“细节”的把握和文学语言的欣赏。为了考查学生们对作品的把握深度,纳博科夫对一篇小说的阅读深度已达到惊人细致的程度,他会一连串地提出许多细节上的问题让学生们解答,如《追忆逝水年华》里比喻里还层层套着比喻的手法;《荒凉山庄》里的“浓雾”是什么样子的;《尤利西斯》中时间与人物行动的同步性和精确性起到了什么作用。他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绘制《尤利西斯》里的都柏林地图,《变形记》里的公寓平面图和《安娜?卡列尼娜》里俄国火车包厢的细节图,纳博科夫甚至要求学生一定要弄清楚卡夫卡的名作《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变成的究竟是扁平蟑螂还是拱顶甲壳虫, 他认为这些细节对于理解作品是非常重要,只有解读了这些细节,才能完成“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 因此,在讲授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的文学修养无疑是引导学生登上文学殿堂的引路者,也是学生深入到文学作品中的指路灯。教师对于文学作品的出人意料的发现和解读,将点亮学生的灵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品有了更加超常的认知,从而产生心灵的升华。

三、教师的人文素质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人文素质,指的是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作为“拜金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因此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地表现在他的精神价值观和浪漫精神上。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特别需要浪漫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生命观的集结,只有二者统一在一起,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也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里所表现的心灵世界。如在《巴黎圣母院》中所塑造的卡西莫多,在他丑陋的外表里其实包含着许多人性深处的东西:美与丑、真诚与虚伪、纯洁与肮脏,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外貌与内心的对比,表现出人性中的矛盾与对抗。

综上所述,教师素质对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提高教师素质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上一篇:议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对目前当庭宣判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