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时间:2022-09-07 09:09:23

加快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一、培育新的种粮主体显得越来越迫切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2011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为8.1亿人,比2000年减少1.5亿。被基本计算为城镇人口的1,59亿人多数为外出农民工,他们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50岁及5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95%左右,其中,16岁~29岁、30岁-39岁、40岁~49岁、50岁以上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58.4%、23.8%、13.1%、4.7%。而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以上年龄段所占比重分别为26.4%、19%、25.3%、29.3%。

农村人口数量快速减少,人口和劳动人员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意味着农村从事粮食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人员的年龄就偏高。据我们对4750个普通种粮户的调查,其中40岁~49岁、50岁~59岁,60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的劳动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2.55%、29.43%和18.省略/article.aspx?ID=1137)合计比重占到80%,70岁及70岁以上人员(268人)所占比重也达到了5.64%,而16岁-29岁、30岁~39岁劳动者各占3.47%、12.59%,说明青壮年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已经越来越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农村人口还将继续减少,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现代化国家都会采取措施鼓励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都会加大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国统计学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已经过半。在不少传统乡村,超过60岁的劳动者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人员,粮食生产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迅速凸显。如果不能及时加快培养和补充新的种粮主体,我国的粮食生产很容易出现滑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就会被削弱。

二、着力培育农民种粮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两类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选择就业领域固然有多种多样的选择,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收入水平。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相对收入水平。通常只有在成本利润率达到各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这个行业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绝对收入水平。有的行业尽管成本利润率高,但由于经营规模受到限制而且兼营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绝对纯收入水平就会比较低,经营项目也会失去吸引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出9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强水利改革发展、实行最低收购价、免除农业税、实施“四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机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重大政策,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已经不低,种粮不亏本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11年,我国小麦、玉米、早籼稻、粳稻的成本利润率分别为21%、41%、29%、53%,每亩净利润分别为141元、303元、227元、547元,粮食亩均净利润平均为181元。与其他行业相比,种粮的相对收入是比较高的。但是,粮食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使得粮食生产的绝对收入水平较低。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数据,2009年,我国有农业生产经营户1.98亿户(其中纯农户1.67亿户,农业兼业户952.87万户,非农业兼业户2118.97万户)。其中,农作物种植业户1.82亿户,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0675千公顷,户均播种面积仅为0.81公顷(约12亩左右)。按照2011年的亩均净利润推算,一个种12亩粮食的农户一年的纯收入仅为2172元。而近年我国农民外出务1512资快速提高,2011年月均收入为2049元,即一个农户种一年粮的收入仅相当于外出一个月的务工收入。粮食生产劳动强度大、投入多、风险高,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如果具备外出务工的条件,自然会选择外出务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实现长久不变,又要优化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从各地的探索来看,主要有两类主体能够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农民种粮合作社。尽管单个成员经营规模小,但合作社的经营规模较大,能够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社还有两大好处,第一,可以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效益;第二,能够实现经营收益为成员分享。目前我国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仍不到20%。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平均每个合作社的成员数量仅为78个。由于种粮收益水平偏低,与蔬菜、水果、养殖、销售等方面的合作社发展相比,种粮合作社发展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偏低。粮食专业合作社在农户统一提供生产资料、开展生产、降低农户市场风险、推动科技普及、提供信贷支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非常理想的效果,可对粮食生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将发展种粮合作社作为培养新型种粮主体的首要任务来抓。

二是种粮大户。种粮大户对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利于改善粮食生产物质装备和技术条件。北方地区100亩以上种粮大户2008年户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4万元,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1元。南方地区30亩以上种粮户2008年户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00元,亩均投入48.67元。2008年,北方地区100亩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亩有农机82.77台套;南方地区30亩以上种粮户户均拥有农机1.51台套,万亩农机236.23台套。目前,种粮大户普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灭鼠、生物防螟、机械深松深翻、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等重要农业技术。第二,利于增强粮食市场供应能力。在黑龙江垦区和吉林省,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年均产出粮食分别为460.8公斤、562公斤,比平均水平高出11.7%和30.4%。种粮大户生产的粮食基本上是商品粮,在稳定粮食市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北方地区100亩一499亩的种粮大户户均粮食产量为80.54吨,南方地区30亩~49亩种粮大户的户均粮食产量为20.07吨,50亩~99亩的为36.58吨。

三、为新型种粮主体发育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在现阶段,发展专业化种粮大户和农民种粮合作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但由于政策体系不完善,它们在生产经营方面遇到了多重困难,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资金不足,风险大;土地流转服务不够,长期投入受到制约;很难获得有效的社会化服务,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等。与普通种粮户一样,种粮大户还明显受到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成本

上升快等方面的制约。要认真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新型种粮主体的外部条件。

一是对农民种粮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新型种粮主体予以专门扶持。组织农业及发展与改革、财政、人民银行、水利等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扶持规划,并与粮食生产能力新增千亿斤、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相衔接。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考虑在中央层面专门设立种粮大户扶持资金,对种粮合作社、种粮专业农户实行特惠性的专项补贴。省级、地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可以根据当地发展种粮大户的需要和自身财力状况等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系统摸清各地情况,准确监测新型种粮主体的数量、结构、基本特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各地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提供依据。同时,要实行专门登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资金用到真正需要扶持的种粮主体身上。中央可给出种粮大户的一般划分标准,农业部门制定一般性政策,地方确定具体执行标准。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和农信社要把新型种粮主体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对于实力强、资信好的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信贷授信额度。落实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对新型种粮主体参加农业保险,财政优先给予一定保费补贴。

二是加快发展生产。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户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的良性局面,至今尚未真正破题。而其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生产体系很不健全。要在稳定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取得突破。

切实改革完善公益体系。各地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当地的公共服务范围,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将公益性、农业生产的投入责任适当上移,在定编、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加大针对农业生产的转移支付。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对公益性公共服务,由政府投资兴办,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对经营,则要加快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对于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位,要通过股份制改造、招标拍卖等方式,推进转企改制。积极探索提高服务效率,鼓励各地采取更多、更为灵活的方式探索购买服务的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加快发展商业化服务主体。从发展方向来看,民办机构的资金实力越来越强,机制比较灵活,与公立机构具有非常明显的互补性。但从盈利水平来看,农村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服务明显低于城市。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生产业,需要有更为宽松的环境。在社会化服务主体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一支关键的力量。要加大对农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带动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

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定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政策法规,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工商企业转入大量土地种粮的长期效益并没有优势,但极易出现粮田非粮化、农民权益被侵害等问题,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发[2001]18号)的要求,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应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在家庭承包方式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抵押。在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种服务平台,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作者: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上一篇:在粮食产地转移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下一篇: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