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

时间:2022-09-07 05:15:02

浅析化学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

【摘 要】创设化学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不仅能得到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同时能培养学习者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学习情境;创设;策略;学生学习

创设化学学习情境,从学生遇到过的或可能会遇到的生活事件出发,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内嵌其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可以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生产、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成就等方面创设化学学习情景。从实际生活入手来创设教学情景,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匀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联系社会,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趋向成熟,社会活动能力已大有提高,他们已不满足于学习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地从课外社会活动中汲取知识。从化学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可以通过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事故的有关报道创设学习情境。该情境中的以下情节包含了相关化学信息,氯气泄漏之后,绿色麦地一夜变黄、油菜已被熏得枯黄甚至变白;村民经过需戴口罩,有关人员用浸有石灰水的口罩捂住口鼻进行救援与疏散;消防战士用土包搭成围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情境中提取相关的化学信息,从而得出氯气的相关化学性质。

用这种方式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必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联系生活,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化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从化学在日常生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氮的性质一节中,可以先通过“雷雨发庄稼”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探究“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原理中包含N2到HNO3的转化过程,即N2、NO、NO2、HNO3),从而得出固氮的概念,进而介绍人工固氮,得出合成氨的重要意义。此设计以真实的学习情境作为背景,以氮元素的固定为载体,将氮的化学性质有机整合进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通过实验,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通过实验来学习化学知识是化学学科的特色之一。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演示实验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具有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思考隐含在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从而能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而一个探究性实验,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解决一般的化学问题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自我效能感。

例如,在学习了原电池原理以后,可以创设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事先设问:当把Al片投入到 2mol的CuCl2的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会很自信的回答有红色物质(单质铜)析出。随后教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会发现实验中不仅有红色的单质铜析出,同时还会放出大量无色的气泡。此时会自然产生问题:此无色气体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气体?此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收集无色气体,最终确定此无色气体是H2。但为什么会产生氢气呢?教师可稍作引导,让学生从原电池的原理进行考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最终可以对此体系中的反应给出合理的解释。通过此实验,学生能领悟到化学反应有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具体的问题须做具体的分析。

四、利用直观教具与多媒体,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化学学科不仅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同时还研究微观世界,如分子的结构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直观教具(如乙烯的球棍模型、元素周期表的挂图等)或者多媒体来创设学习情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辅助教学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我们无法直观到的微观世界的变化虚拟地演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架设一座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桥梁,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三重表征形式的形成和相互联系。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逼真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教师向学生展示化学反应及分子内的微观世界、展示分子的空间结构,这些展示将非常生动、形象,是教师用其他手段所无法做到的。多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但多媒体一般起辅助的作用,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者创设化学学习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嵌入进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学习者在课堂上教学者创设的情境中获取感性认识,然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才能使得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之中,学习者不仅能得到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同时能培养学习者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

上一篇:有效教学精于“思” 下一篇: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