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般舞蹈意蕴展示艺术风采

时间:2022-09-07 05:08:28

用诗般舞蹈意蕴展示艺术风采

摘要:任何艺术作品创作都离不开生活感受力,每个艺术创作者也都需要具备感受力这样一个基本的生活元素。无论是舞蹈、戏剧、美术、戏曲、器乐、播音、声乐等等艺术都需要这种感受力。所以,感受力是作为艺术创作者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关键词:诗般舞蹈 艺术风采 创作体会

就舞蹈艺术而言,它是一种借用人体动作来表现生活的艺术,也是用人体的自身动作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的。也就是人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所感知的生动的形象,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

当然,舞蹈创作也是一样,同样需要真实的生活感受。我们在创作舞蹈作品的前期,也需要了解感受舞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主题、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这样才能深化作品主题,将思想内涵传达给观众,用诗般的舞蹈意蕴展示艺术风采,达到预期的创作表现效果。

2007年的春天,笔者接到学校通知,要为校庆30周年打造一台有关我们学校自己文化特色的校庆晚会,所有节目均要求我校教师自己创作。学校要求笔者做一部关于校园文化的舞蹈作品。刚接到任务时,说实在的,内心非常抵触。因为创作一部好的作品,真是太难了。不仅要有好的脚本,好的音乐,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创新的能力,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但自己不服输的性格又让内心有一股莫名的冲动。一时笔者陷入了沉思,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胡建斌老师创作的配乐散文《丁香花开》浮上了脑海。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品讲述了一位老校长甘于在贫穷的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她被老校长这种精神所感动,并且和这些淳朴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决定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当时,这篇文章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就深深的震撼了笔者。如果这篇文章做成一部舞蹈作品,相信这应该是非常优秀的。但原作品的生活环境在80年代末,人们生活水平较底,文章中孩子们流着鼻涕,光着脚丫,衣衫褴褛。老校长浑身打着补丁,作品过于沉重,让人伤心,伤感,难过。事隔十几年了,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生活一片美好。这次,舞蹈作品我想要表现“新时代,新气象,”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时代,主题升华在师生情谊上。

在原作品上笔者做了颠覆性的改动,老校长这条主线我完全去掉,保留了原作品的头与尾和大致框架,通过“回忆、相见、上课、游戏、离别”五个场景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到农村一段难忘的实习经历,并且和淳朴可爱的孩子们建立了真挚的情谊,笔者把作品的高潮点放在了师生离别这一段。

舞蹈的主题结构安排下来后,就进入了音乐编辑和舞蹈动作创作的环节中。在编排动作的时候,对音乐的选用首先要考虑舞蹈动作的情绪,这个要与音乐情绪相匹配。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首先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又到了丁香花开的时节……一位年轻的教师走在校园中,沉浸在浓郁的花香中,回忆自己一段难忘的实习经历。舞蹈动作表现的情绪是抒情、缓慢并且是舒展的,采用了慢板及柔板的音乐,优美舒畅并且有淡淡的思绪在里面,很好地表现了舞蹈意境,动作采用了拉长伸展自由的一段女子独舞。记忆拉回到偏僻的小山村,孩子们早早的来到了村口,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兴地等待着与老师相见。这时的音乐采用了细微灵巧的跳跃性音乐,表达了孩子们急不可待的心情。

随着清脆的铃声,开始了紧张而又充实的课堂学习生活。老师是课堂灵魂的引领者,她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调动着学生们的情绪,时而会心微笑,时而热烈讨论,让自己关切与鼓励的目光传达到每个孩子身上,学生们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老师,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时的音乐欢快跳跃、节奏明快有张有弛,引人入胜。当代舞动作的元素在轻快的节奏中快捷活泼,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盎然的生机,表现了一群顽皮可爱的学生形象。

下课了,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美化校园,扫把成为联系师生传达情感的道具,在孩子们手中,似乎都成为了乐器 ――吉他,拨动着心旋,传达着对老师强烈的依恋,和共同生活中那份热烈的情绪。她们唱歌跳舞,活动游戏,尽情享受着这幸福时光,在这一段中加入了一小段三人舞,三人舞时音乐舒缓优美,加重刻画衬托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与友谊。接下来一大段的跳跃旋转的动作采用了热烈奔放的音乐,节奏清晰跳跃,具有鲜明的律动性和节奏感,和动作的爆发力及开度结合的非常完美。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年轻的教师也要离开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孩子们围在老师身边久久不肯离开,一声声地呼喊,深切地喊出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与不舍,年轻教师的心被震撼了,她在那份真情之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为人师的巨大幸福与快乐,这使她潸然泪下,在紧紧地拥抱之中体味着幸福与不舍。伤感绵长的音乐催人泪下。这时的音乐旋律线条粗长,力度和情绪变化较大,学生采用了一拨又一拨的拉扯和后拽的动作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依依不舍和留恋。记忆拉回到现在,年轻大学生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又到了丁香花开的时节……年轻的教师将永远与丁香为伴,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献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爱恋……

舞蹈至此全部结束,朴素的舞蹈语言形象地塑造了一位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大学生和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学生形象,展现了师生之间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的真挚情谊,表达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上一篇:略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