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婚礼不能空着手

时间:2022-09-07 05:00:15

参加婚礼不能空着手

参加婚礼送礼,不是让你夸财显富,它只是表示一下心意,同时也是一种礼节。

咱们接着上回说,

我跟小宁参加朋友的婚礼,虽说这是拐着弯儿的朋友,但是到婚礼这种庄重的场合,按老北京的礼儿,再穷,也要穿得体面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对主人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礼仪。当时,虽然时间有点儿赶罗,我还是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家换了一身西装,然后跟小宁一块儿直奔举办婚礼的饭店。

走在路上,我突然想起来,忘了给新郎新娘买礼物。我对小宁说:“咱们参加婚礼别空着手呀?”小宁说:“是呀,老北京人参加婚礼有什么讲儿吗?”我说:“过去,北京人结婚讲究吃喜宴。这种礼俗依然在现实生活中延续。北京人把举办婚礼叫‘办事儿’。所谓‘办事儿’,就是请亲朋好友吃顿酒席,当然,如今已经把文明婚礼跟酒席合二为一了,也就是请婚庆公司来主办婚礼,婚礼结束,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入席就餐,喝杯喜酒,热闹一番。按老北京的礼儿,参加婚礼叫‘贺喜’。‘贺喜’不能空贺,要出份子,也叫‘行人情’。所谓‘份子’,就是礼金,那会儿讲究把钱装到纸袋里。这个纸袋不是一般的纸,是一张红纸上面印有金色花纹图案,红纸上写着‘恭贺新禧’、‘花好月圆’、‘天意之合’之类的贺词。老年间管这也叫‘幛光’。男方给女方家送的叫‘奁敬’,女方给男方家送的叫‘喜敬’。”小宁听到这儿,笑道:“怎么这么多讲究呀?现在的年轻人谁懂得这些呀!”我说:“这都是老礼了,后来没这么多俗礼了,一个单位的同事或朋友、同学结婚,大家伙儿凑点钱,买一两件生活用品,也算是送礼了。当然也有出份子的情况,比如一个单位的同事结婚,找一个能张罗的人操持这事儿,面子大的,跟新郎新娘关系也挺好的,就多掏一点儿。关系一般的就少掏一点儿,多少是这么个意思,这叫‘随份子’。当然,也有单给的。如今老年间的礼儿讲得不多了,就连‘攒份子’、‘随份子’这种收礼金的事儿都少了。但参加婚礼总要给新郎新娘送点东西,不能光带着一张脸来。”

小宁想了想说:“这倒也是。其实外国人也讲这种礼儿,不过,人家很少直接给礼金,送一束鲜花呀、送一幅画儿呀什么的。我觉得人家这样做比较雅。有品位。”我对她说:“其实现在北京人参加婚礼,‘攒份子’和‘随份子’的事也不多了。也有送鲜花的,送书画的,当然送什么礼品,这要看新郎新娘的身份、兴趣爱好、文化修养来定。都送鲜花,新郎新娘举办完婚礼可以开花店了。”小宁乐了,说道:“那也不能送辆汽车呀。”我说:“参加婚礼送礼,不是让你夸财显富,它只是表示一下心意,同时也是一种礼节。咱北京人是非常重视人情的。婚礼叫红事,丧礼叫白事,谁家举办红白喜事,亲戚朋友和街坊四邻利用这个契机,送点礼物,表示一下心意,留个纪念,也是一份人情,通过这种人情,可以联络感情,加深印象,增进相互间的交往。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你说你爸爸的同事儿子结婚,你送他一辆汽车。那么等你结婚的时候,人家还不得送你一套别墅?”小宁笑道:“这哪儿是结婚送礼呀?这不是商品交易会吗?”我对她说:“所以送礼也要讲究文化品位。”

小宁说:“一达老师,咱们别光聊了,时间本来就挺紧的,您说吧,咱们给人送点什么礼?”我说:“你年轻,你说送什么好?”小宁说:“我也想不出送什么更合适,反正时间也来不及了,咱们还是给他们买个花篮吧。”“这个主意也不错,”我说。我和小宁拎着花篮赶到婚礼现场,又遇到一档子麻烦事。什么事?咱们下回再说。

上一篇:婚礼筹备十不要 下一篇:外事交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