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症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7 04:04:24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症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近年来,我院由于心脏监护系统的建立,护士做到了预见性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了紧急措施,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现将笔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合并症,护士配合医生或当医生不在的时候应做好如下抢救工作。

1.1 偶发或频发的室性早搏 应严密观察有无“R-ON-T”现象及短阵室速,若出现上述情况立即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5min后根据病情可重复使用,以后在500ml液体内加入利多卡因500~1000mg按2~4mg/min的速度静脉输入,若控制不理想,可遵医嘱改用其他药物,常用的有慢心律、心律平、乙胺碘呋酮,一旦发现监护仪上出现室颤图形,要立即在30s内用直流电300W/s进行除颤,否则除颤成功率就会下降。

1.2 室上性心律失常 以观察为主,心京广线过快常可在短时间恢复(如有心衰按心衰处理)。

1.3 房室传导阻滞 一般1°或2°莫氏1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50次/min以上,QRS不增宽,可不做处理,特别是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病情不严重,常常可自行恢复,若心率缓慢,低于45次/min,血压下降时,可遵医嘱给予阿托品肌注。如发生2°莫氏2型及3°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QRS波型宽大粗钝,阻滞在希氏束以下,可出现心搏骤停,情况危险可并发阿-斯综合征,应立即叩击病人心前区,行体外心脏按压,有条件者通知医生做好紧急安装起搏器的准备。

2 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的表现及护理

2.1 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压的变化很重要。引起血压降低的原因很多,需掌握以下几方面:(1)血压与心率的关系:快速心律失常时,特别是心率大于160次/min(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往往会影响血压,当心律转为窦性,血压则恢复正常。(2)血压与血容量的关系:急性心肌梗死后,病人常因剧烈疼痛,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而引起低血压,应补充液体增加血容量才能使血压回升。(3)血压与右心衰竭的关系:下壁、后壁梗死如合并右室梗死出现右心衰时,由于右心排血量受限,可使血压下降,患者出现颈静脉充盈,若经大量补液(不伴左心衰时)右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即可回升。

2.2 对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2.2.1 连续心电图监护 严格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2.2.2 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特别是静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时勤测血压尤为重要,待血压维持在90~110/60~70mmHg时,即可延长测血压的时间。

2.2.3 准确记录出入量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出入量平衡,掌握好不同病情的输液速度与输入量。(1)心功能差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要求0.5~1.5ml/min,若需要大量药物,可加大液体内药物浓度。(2)血容量不足及右心梗死致右心衰竭病人,应大量补液可达4000~6000ml/d。

2.2.4 注意生活护理 为减轻病人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应注意:(1)限制活动,必须更换时护士协助。(2)喂饭不宜过快、过热,进食不宜过饱。(3)病人每天无大便时应根据情况给服用适量缓泻剂,防止便秘。(4)严格控制探视,因各种并发症多在发病1周内出现,特别并发心衰,多因受家属的情绪影响所致。(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主动稳定其情绪,使之住院有安全感以利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3 急性右心衰竭的护理抢救

3.1 吸氧 将床头抬高,开大氧气流量至4~6L/min。

3.2 熟练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 如硝普钠50~100mg加入500ml液体内静脉滴注,开始连续测血压以不低于90/70mmHg为适当,液体要避光,此药可迅速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病情常在短期内明显好转。速尿20~40mg静脉注射,可在30min内迅速利尿,减轻心脏负担。

综上所述,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同时,护士不能仅仅观察心脏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还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只有提高观察力和护理水平使患者的每个细微的变化都能得到恰当及时的处理,抓住病情变化的每一点先兆,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才能减少或避免猝死情况的发生。

上一篇:利培酮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 下一篇:人性化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