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中学生体育锻炼

时间:2022-09-07 03:52:14

如何抓好中学生体育锻炼

【摘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目前,各个学校正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本文通过笔者活动实践和探索,得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是为学生打好终身锻炼体育基础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而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学校、教师就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步抓好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第二步是促使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体育; 习惯; 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16-0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现已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将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我认为:要把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实到实处,第一步就是抓好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第二步是促使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1.1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在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

1.2 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提高师生的体育积极性。学校体育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出于升学压力的应付式教与学。升学考什么,领导就抓什么;领导抓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生就学什么。②出于条件限制,将就着教与学。对于很多学校而言,由于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上的“贫泛”,导致许多的教学内容不能开展。学生也就只能学到零碎的、间断的、毫无系统可言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③学校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善。由于学校体育得不到就有的重视,加之管理不善,而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教师觉得教多教少、教好教坏一个样,于是就能教多少就教多少,教成什么样就教成什么样;而学生则认为,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也没什么区别,也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1.3 加大意识教养的力度。(1)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体育教学既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2)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体育竞赛是促成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竞赛的参与不同于一般的参与,它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是技术、战术与身体素质的较量,也是意志的较量。而且这种较量是出于参与者自觉自愿的。因此也就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3)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宣传的导向作用。实践证明,要有效培养学体育锻炼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

1.4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比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组织好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上体育课,要开展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及体育锻炼意识,并能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2)、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体育比赛,要做到:①让学生了解基本规则,学习技术、战术知识,变“看热闹”为“看门道”。②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③组织好学生参加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观摩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进行总结。④组织专题讲座。比如:如何欣赏球赛、武术、跆拳道比赛如何评分等。

2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2.1 抓好习惯养成关键期的体育教育。习惯的养成是从“他律”到“自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初中是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期,此时,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大,也最容易接受成年人的(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训练。此期间,他们在生理上也正处于生长发育与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培养其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既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因此,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施加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2.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体育习惯养成。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同时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身体素质练习时,不妨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而采取教师先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设想各种动作,达到要求,完成任务。比如,先提出让学生两人一组共同完成需要两手和两脚同时着地的造型动作的要求,再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和实践完成任务。

2.3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育素质明显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创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尝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