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漫谈

时间:2022-09-07 03:19:03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漫谈

【摘 要】教育游戏是新课标教学中提出的创新型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向上提倡教育游戏就把硬性的教学通俗化,让学生在游戏中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解决问题。文章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几种途径作出阐释。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是最易接受知识的关键时期。开展教育游戏,应该怎样权衡好教育与游戏之间潜在的平衡关系,是目前教育游戏研究领域的重点。数学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游戏探索中让学生领悟数学,理解数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要想得到家长朋友的广大认可就必须要探索恰当的融合途径。小学数学本身就可以是游戏,游戏本身也可以看做是数学,这样自然而然的关系也是需要进行权衡的。

1.小学数学开展教育游戏原因

数字是小学生与数学打交道的对象,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科,与游戏融合也是摸不清头脑的。但是在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看来,再长篇大论的知识也可以在游戏本身中传道授业。

1.1 开展教育游戏本身是为了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自我发现给出结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儿童期,为了教学效果能够更明显,适应孩子是最好的方式。教育游戏中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又起到了教育本身的意义。

1.2 教育游戏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尤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抽象化的理论渗透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理解。固然有必要创新教学方式,在探索过程中教育游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得到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2.开展教育游戏的优势

唤醒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破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新奇的游戏、魔术等活动理解数学,下面就展开阐述一下游戏教学的几点优势。

2.1 通过教育游戏创建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尽相同但都是具有可塑性的,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活跃的,这一时候也是最易接受知识要点的。像在简单立体几何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并不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来创建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对几何内容的理解。

2.2 通过教育游戏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以举例-公式-结论的链条贯穿,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数学实在枯燥,产生厌倦感。相反的实行教育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充分享受数学的洗礼,调动对数学的积极性与热爱。

2.3 通过教育游戏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小学数学阶段的内容包括了简单的代数,几何,概率以及综合四个方向的内容,以教育游戏的方式可以将四个模块的知识都贯穿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然后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进而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思维,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

3.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方式

总上来看,游戏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而且教育游戏自身带来了种种教学优势,我们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游戏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如何实现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让数学渗透到生活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下面提出三点代表性的教育游戏:

3.1 动手操作类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优势,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手脑并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能力。动作类游戏最大的优势就是带动全身感官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在目前的数学教育游戏中动手操作类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举例来说,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几何体模型来加深对要点的认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几何的体积规律,得出几何体积公式。另外,国外一款网络游戏中供学生练习简单的加减乘除,以舒适的动画激起学生兴趣,用键盘控制画面,计算结果正确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进入下一关卡。这款游戏也可以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起到放松作用。

3.2 角色扮演类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角色扮演也可以看做是情景再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遇到的课题中规定学生为特定的角色,参演者可以带动所有的思维细胞活跃起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加强了课堂互动性。在角色扮演的具体实施中像遇到典型的施工类问题的时候,把学生置于题目的真实情景之中,将学生整体分为甲乙两施工队,模拟真实的场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交流与讨论,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深对这类问题的印象,教师适时的进行点评可以起到教学的引导作用。目前也将角色扮演加入到网络游戏中,但是基本上在小型游戏中还很少彻底贯穿数学思维,有待继续开发完善。

3.3 益智类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通常益智类游戏都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耐心,目前很多市面上常见的像七连环、魔方、五子棋等简单的益智类游戏都在潜移默化的运用着数学思维。益智类游戏与数学之间贯穿着很强的逻辑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比如将七连环带到课堂中来,在不自觉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或者利用课前几分钟表演魔方带动课前氛围,联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实现真正的教学意义。另外网络游戏中有一款火热的数学连连看小游戏,把算式计算与网络游戏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让学生觉得容易接受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数学连连看这款小游戏也不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它在通过关卡的方式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不能够储存玩家的等级,这样就不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网络的益智类游戏中还有待改善。

上述提出的三种游戏类型都是最典型的,同时小学生贪玩的天性应该被尊重又要恰当的给予引导,不能过分的迷恋在网络游戏中也不能每节课都被游戏所占据。教师要给出恰当的解释,注意引进教学大纲中的具体内容,平衡好游戏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结语: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款游戏,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让教育游戏融合到小学数学中来是情理之中的,尊重小学生的天性开展教育游戏有益于充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大脑细胞,提高教学质量。文中的三种游戏模式并不代表全部,仅仅作为典型被大众接受,更多的教育游戏有待于被探究出来。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 下一篇:浅析高中音乐德育教育实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