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反垄断立法

时间:2022-09-07 02:24:50

试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反垄断立法

摘要: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为限制跨国企业的垄断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就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来探讨反垄断法的立法。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反垄断法 立法 作用 分析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有行为,它会对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垄断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其中, 人为因素造成的垄断行为对市场正常秩序,企业之间的正常竞争造成严重影响。当前我国的反垄断法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制市场中的垄断行为,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繁荣的景象, 吸引了许多跨国企业陆续来我国进行投资建厂。 国际资本的到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条件,但是跨国企业自身的垄断行为又会对我国的市场秩序造成影响。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形势日益复杂,国内外市场变幻莫测。作为限制垄断行为的专门法律,反垄断法在立法过程中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市场变幻形势来主动调整反垄断法,只有不断调整法规法条,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卡特尔,企业合并,这是跨国企业最常见的三种垄断形式。笔者认为在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三个问题,要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来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论述一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垄断行为,在反垄断法中应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立法,要针对我国市场中已经出现的大量滥用支配地位的公司进行处理。同时对于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也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根据笔者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在我国一些跨国公司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甚至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占据了我国电脑操作系统百分之九十五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微软公司占据了我国这个领域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类似的跨国公司还有瑞典利乐公司在我国软包装市场上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这些跨国企业对我国市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它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话,会对我国市场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些跨国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经常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通常使用低价倾销的行为来掠夺式定价。还有一些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跨国企业甚至命令经销商只能经营自己的产品,而不允许销售别的产品。这是一种极为恶劣的垄断行为, 需要反垄断法作出专门规定。

笔者认为针对跨国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我国在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要注意三点:首先是要明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我国的反垄断法实际上并不反对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只是反对那些利用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进行滥用的行为。在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我们要专门明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在立法过程中除了做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之外, 还需要专门就一些具体的滥用行为作出规定。要设置兜底条款,把排挤竞争对手,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全部列举出来。其次是要建立健全重点审查制度。国家相关部门应对跨国企业的统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要对跨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年利润额、年销售额等重要指标保持高度重视。要对企业的相关市场行为保持高度关注。最后就是要专门针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制定惩罚措施。针对跨国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反垄断主管部门要要求企业立即停止其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进行罚款。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引起的民事诉讼要保证受害方的权益,情节严重的企业甚至有必要进行刑事制裁。

二、关于禁止卡特尔的立法

卡特尔是一种典型的垄断形式,它指的是生产同类型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组合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该联合就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数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卡特尔本身就是一种垄断形式。目前,卡特尔在许多国家都遭到了限制甚至是禁止。各国反垄断法对价格卡特尔,生产数量卡特尔,分割市场的卡特尔都视为违法行为,不管其协议签署如何,这些垄断性质的卡特尔都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确定价格、分割市场、限制销售数量这是卡特尔最为常见的三种形式,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企业间的正常竞争。我国价格法中曾明确就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在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也应该重视这三种形式的卡特尔。这三种形式的卡特尔会严重损害国内国际市场竞争,那些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组成的卡特尔对市场垄断尤为严重,加强垄断行为的治理是反垄断法的立法工作必须要做到的。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卡特尔也逐渐具有了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在处理这类性质的卡特尔的时候,单纯的靠行政措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了。反垄断法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严格禁止卡特尔。在立法过程中要加强对卡特尔的惩罚力度,要使违法者的犯罪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防的作用。

三、关于控制企业合并的问题

企业合并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企业合并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监管也会对我国的市场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控制企业合并也应该成为我国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反垄断法中如果不注重控制企业合并,我国的市场就容易变成垄断性质的市场,那些具备高科技优势以及资金优势的跨国企业可以轻松地通过合并手段来获得市场支配地位,从而对我国市场造成影响。

在反垄断法中严格控制企业合并,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遏制大型企业的垄断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而言也是有极大好处的。限制外资企业的企业合并对于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对于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企业合并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进行投资的一种典型方法。在三十年的投资过程中他们逐渐转向通过合并方式来获得高额利润。最为典型的就是柯达公司,这一公司在我国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迅速兼并了多数国内洗印料,照相器材企业,在我国照相器材市场中占据了支配地位。洗衣粉行业,汽车行业,饮料行业莫不如是,甚至在高新技术产业,计算机,光电,航空等诸多领域都遭到了外国企业的垄断威胁。这对于我国今后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国家必须对此保持高度重视,要通过反垄断法的行为来限制跨国企业的垄断行为。

针对跨国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立法,笔者认为主要要从四个方面来做:一是要积极构建外资并购反垄断报告制度。反垄断报告制度是预防跨国企业进行垄断的重要制度,在企业合并过程中要及时对投资规模和市场份额进行明确规定,对于报告的受理时间,批准期限等内容都要有长远规划。二是针对那些可能导致垄断的企业合并要做出明确限制。要构建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制度,要对审查标准、并购范围以及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在对企业并购进行审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市场份额的确定,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是否占据垄断地位的重要指标。在确定市场份额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要考虑到相关市场的影响。在立法过程中要授权反垄断机构在经过客观公正的调查后在确定跨国企业是否具有垄断行为。三是要专门设立国家级的专门机构来对跨国企业的企业合并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之所以要设立国家级的专门机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这对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很有意义。四是要注意到相关法律的协调性问题,反垄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法律协调配合,才能尽善尽美。

跨国企业的垄断行为对我国的市场具有严重危害,在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重视限制跨国企业的垄断行为是我国经济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详细论述了在立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加强这三个问题的立法工作对于维护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房永建. 基于国际经济贸易视角的反垄断立法意义[J].中国经贸,2012(12)

上一篇: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特征及特殊情形 下一篇:对桥梁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