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红外网络通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时间:2022-09-07 02:18:19

简易红外网络通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摘要:本文设计的简易红外网络通讯系统以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发射、接收、显示和键盘等电路,完成一定距离的多台设备相互通讯的功能。具有方向性强、数据传输干扰少、速度快、保密性好、价格便宜、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等特点,在工业中有一定应用。

关键词:红外通讯 单片机 发射

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小型自动搬运系统,项目编号:091029047

一、简易红外网络通讯系统的主要功能

(1)本系统可实现多台设备联网互相进行通讯;(2)通讯距离不小于7m; (3)每一台设备可随意设置目的机地址码,用发射键控制进行发射;(4)每一台设备能对接收的通讯信号进行识别,只有与本机地址编号相符的信号才被接收,其余信号自动丢弃;(5)显示电路用一位LED闪烁表示该设备正在工作或在被控制,处于接收状态;使用LED显示发送机地址编号。

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总体方案设计。根据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应有控制器、接收电路、发射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几部分组成。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2)控制器的选型。本系统控制器使用单片机89C2051,输出端口可直接驱动LED,需外接晶振和复位电路。

(3)红外接收器件及接收电路。本系统红外接收器件选用HS0038(一个小型的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器件)。HS0038输入的信号是以38~40 kHz为载波的编码信号,对已调波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波形进行输出。当有接收38~40 kHz的方波信号时,输出是低电平0V;当没有接收38~40 kHz的方波信号时,输出是高电平4.8V。

HS0038的输出信号直接接入AT89C2051单片机的INT0(P3.2)口,定时器T0初始化为定时器工作方式1,每次外部中断首先起动定时器T0,记录T0的计数值,然后将T0 计数值清零,并重新启动定时,T0的值即为低电平脉宽。两个脉冲之间时间在1.5~2.5 ms为接收“0”,3.5~4.5 ms为接收“1”。

(4) 红外发射电路

用单片机调制38kHz方波,然后将已调方波放大,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得到红外发射信号。38kHz方波通过AT89C2051软件编程实现。

发射时,首先由软件编程产生38kHz的方波信号,周期T=26μs,输出13μs高电平、13μs低电平。当需要发射“0”时,单片机输出1ms 38kHz方波(接P3.2),1ms低电平;当需要发射“1”时,单片机输出2ms 38kHz方波,2ms低电平,通过红外管发射。

此发射电路经测试,发射接收距离只有2米。为了增加发射距离,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采用多管发射,两个发射管发射电路。方法二:在发射管上加装聚光罩。

电阻R3的计算:三个发射管导通时压降约为4.2V,三极管导通压降约为0.3V,发射管的电流为100mA,所以R3=(5-4.2-0.3)V/0.1A=5Ω。

(5)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

①在本系统中共有7个键,有3个键用来设置本机地址,3个键用来设置目的机地址,1个键用来向目的机发射。设置本机及目的机地址的键盘用拨码开关S1(接P1.0、P1.1、P1.2)、S2(接P1.3、P1.4、P1.5),向目的机发射的键盘用按键开关SW(接P1.7)。②系统采用3位LED D1、D2、D3显示发送机的地址(接P3.3、P3.4、P3.5)。③输出控制电路用来指示控制信号。输出控制指示信号为D4(接P1.6),用来指示已接到控制信号。

三、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系统包括六个发送子程序,其中发送子程序1是1ms的38kHz信号,相当于信息0高电平;发送子程序2是1ms的0信号,相当于信息0低电平;发送子程序3是2ms的38kHz信号,相当于信息1高电平;发送子程序4是2ms的0信号,相当于信息1低电平;发送子程序5是4ms的38kHz信号,是信息起始位的高电平;发送子程序6是4ms的0信号,是信息起始位的低电平。

四、系统电路调试

(1)发射管的状态与发射接收距离测试。采用3个发射管串联加聚光罩,通讯距离可达7米以上。

(2)本机地址与目的机地址、发送机地址、控制输出的测试。每一次目的机都能接到控制信号(接收信号有指示),而且能正确显示发送机的地址。任意一台设备可以与其他7台设备通讯,发射、接收、键盘、显示、接收控制信号各部分电路均能正确工作。

五、结语

通过对本系统电路测试,基本实现既定功能。为提高发射接收距离采用多发射管加聚光罩的方法,在接收管端也可以加聚光罩。为提高信道抗干扰能力采用软件发射数据头的方法滤波,硬件上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接收器件。为降低电源功耗采用多发射管串联的方法,选用低电压工作器件。改进后的系统在工业控制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毅敏,史作锋.编码信息红外发射与接收器[J].微计算机信息,2007(14)

上一篇:农村学校的科研教育 下一篇:如何运用测评工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