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易:给职场新人写指南,算我一号

时间:2022-09-07 01:44:16

任易:给职场新人写指南,算我一号

行家指路,少走弯路

三年来,任易在网络上写职场经验,给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答疑解惑。触动他做这件事的是一个年轻人私信跟他求助,说25岁做销售干了一年,没经验、没人脉、没业绩。任易回道:“你这一年,认识了哪些厂商?哪些商?知道他们的年纪、爱好、家庭情况、单子数量、销售额如果都不知道,那真缺少销售的敏感度。”

这些都是任易的亲身经验。刚毕业那会儿任易在一家知名外企做销售,每次拜访客户后都会把关注到的细节详细记录成文字,比如甲方当时说了哪些话,印象比较深的动作和表情,谁跟谁看起来关系比较好等。

写了一段时间的公众号后,任易逐步清楚了自己的特有价值:只有理论但实践和经验不够的人,无法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经验不懂理论的人,不能提炼重点。只从事单一行业的人,思维存在局限;已经混出头的人懒得给初级选手写教材经验、资历和能力足够给大学生或者职场新人写指南的,“我能算上一号。”任易自信地说。

任易讲的内容很多,关于职业、行业、职场、团队

如何了解某个职业?其实现在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比十年前多太多太多了,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到每个职业都需要做什么活儿,什么人算得上专业者,一个行业里有哪些大 V。任易说,最简单的一个办法是找到行业里的前辈,做好清单认真问一些问题,就能知道真实的职场是什么样的,职场上都有什么样的人,收入是什么样的水平,公司更喜欢什么样的人等关键信息。

毕业季招聘最热是哪个岗位?销售。但你是否适合销售,任易支招:希望应届生在选择销售工作时,能先问自己这六个问题:什么是销售?销售分为哪些类型?应届本科生能完成销售额么?销售职业对应届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有帮助么?有哪些特质的应届本科生适合做销售?公司愿意花50万以上的年薪雇佣哪些人做销售?

职场有哪些游戏规则?任易用游戏化的方式讲职场游戏规则:“我们现在都在玩一款叫做地球Online的游戏,一般新人玩家在 18级到 22级之间走出新手村,正式转职。在30级左右需要找异性结对并负责照顾0级小号和60级大号。”新人玩家如果希望玩好这个游戏,最好在新手村中能够多完成一些可选任务,获得更多的属性点和技能点,最好还能获得一些技能,这样每个公会(公会是网络游戏的玩家因某种原因自发组织的)都愿意要,哪怕当散人也好。

很少有人会在请教人生、职场问题时有诚意地写上一两千字。如果有的学生能把一件事写得清晰有逻辑,任易一定会帮忙分析、拿主意。比如有个大学生请教他:自己目前在做一个项目,导师基本不管事,只把他安排给一位新来的讲师,而这位小导师不愿意扛事,矛盾的来龙去脉写得很清晰。看到这样的求助,任易就会告诉他有些事情应该怎么决策。“当时

26 China Campus

职场有哪些游戏规则?任易用游戏化的方式讲职场游戏规则:“我们现在都在玩一款叫做地球Online的游戏,一般新人玩家在18级到22级之间走出新手村,正式转职。

在30级左右需要找异性结对并负责照顾0级小号和60级大号。”

那位学生还问我,能不能把这件事跟我们的导师反映一下,让他明白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那位老师的问题。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做。”

任易说:“大学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把想说的表达清楚,然后听得懂别人希望他怎么做,并且去执行。”任易认为这是核心技能,然而在他接触的年轻人中,能够把现状讲清楚的同学凤毛麟角。

八到十年,职场才完整

任易现在某央企旗下IT公司担任高级项目经理,最初毕业时的职业规划是:从销售经理做到销售主管,再做到大区经理。2008年硕士毕业时,任易有IBM的销售(上海)和华为的技术(北京)两个 offer备选,他当年认为 IBM更牛,于是便去了IBM,人生便走了一段弯路。

2008年去华为的硕士同学,现在也是中基层领导了,随便跳槽出来的不是已经有能力创业的,就是年薪几十万往上的; 2005年去华为的本科同学,现在都带着十几个人独挡一面,收入可观;而任易由于历任厂商销售、甲方项目主管、乙方项目经理,每个岗位都需要重新积累经验,虽然经历更多,但目前个人发展和收入都比不上专注技术的同学。一直到离开销售岗位两年后,在甲方搞了两年招投标,又做了三年的项目经理,被公司同事认定为专家后,任易才觉得追上了同学们。

做项目经理多年,任易说他趟过所有可能踩的雷:团队成员在会议上反驳你甚至打压你,新领导想架空你,团队成员磨洋工,客户甲方固执己见,项目进度滞后,业务顾问和开发顾问互相指责皇亲国戚关系户怎么管?团队成员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怎么办?所有的“怎么办”最后都被他用化骨柔绵的方式放进了文章里。

任易现在领导的团队一共40人,有12个90后。这些年轻人心气儿足,但有些不是很听话,带得很痛苦。任易为此总结了互联网行业90后的一些共性:不急用钱,不好忽悠,自我意识太强;很有主见,缺乏耐心想当好 90后的直接领导,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点:时代变了,老办法不好用了。现在的基层经理需要哄着骗着领着这样一群年轻人继续打拼下去。

“我们当年被领导忽悠得眼冒金星不眠不休帮他干活,现在却没法靠理想、愿景和成就感忽悠90后,那种我骂你是为你好这种话, 90后已经彻底免疫了。很多 90后家里相当有钱,小伙子上班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完全没有提升欲望和成功欲望,逼急了人家翻脸,还是自己丢人。”最后任易总结的办法就是:十个年轻人有七八个不愿意加班,只要求按期保质保量交活儿,同时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带新人的过程中,任易会把大学生分为几类,其中一种是非常有灵气,一学就会的,但这种非常出色的人才一般留不住,那种锋芒毕露、才华横溢的学生往往不是团队里的稳定因素,因此反倒不是公司最青睐的。“我们很欣赏他们,但更喜欢相对踏实一点的,笨一点也不要紧,这种在我们这儿更受欢迎。”

回想过去 8年时光,任易恍如隔世: “33岁时,我的心智终于成熟。积累了三次从菜鸟变成老司机的经历,三次重新从零开始打拼,从逆境中爬起前行;也经历过两次从伪工作者(出工不出活儿的人)到被认同的经历。 ”如今他终于明白工作经过八年到十年,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职场人。“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如果看看像我们这样 35岁左右的老男人分享的错误经历、职场经验和管理经验,或许能少走弯路。 ”

China Campus27

上一篇:按英雄剧本,大学、创业、上市 下一篇:Exchange:不是交易,是捐赠与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