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独特性

时间:2022-09-07 01:39:38

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独特性

摘 要:文章从余秋雨散文的“异质”――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确立新的文化散文范式探讨其独特性。

关键词:智性态度;情感取向;散文地位

中图分类号:I0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96-02

中国现代散文观念的建立,倘由白话文算起,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等开了一个不错的源,后来者即使模仿,甚至力图突破,显得成绩不太理想,直到余秋雨散文的横空出世,散文似乎才搅起一轮浪波,虽然毁誉皆有,前期掌声响起,接着唏嘘一片,之后形成“余秋雨现象”这一怪象(超出批评),然而都是围绕其“异质”讨论或争辩。基于韦勒克:“一件艺术品的全部意义,是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作者的同代人的看法来界定的。它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果,也即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作为一个散文探险者余秋雨,其散文的“异质”――主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确立新的散文范式(文化大散文),本文就此谈谈其独特性。

一、智性态度:聊天从容,昭显气度

余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的思维充满智者的睿智,他的叙述犹如聊天,既从容自由,又不乏恢宏气度,极为大气。

一是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借助山水风物为题材,但又不受散文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是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把关注的焦点定位自然景物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文化苦旅》整本书借“游山玩水”来讲中国文化的真谛,畅谈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这种题材原本是顶大帽子,若有一个地方写不好,不是流于空洞,就是易于走向俗套。但余秋雨显然避开了这两点,举重若轻,他以一个“行者”的身份,用他敏感的神经和悲天悯人的笔调,深入浅出地给讲述了他走在路上的感触,以一种从容宁静的风度讲述了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解开了一道道人间的难题,构建了“文化散文”的轮廓。

二是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借助智者的超凡议论,昭显聊天的睿智,也不乏谈天的乐趣。翻开余秋雨的散文集,他的文章“重”感强,有一种能够穿透历史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像剑那么锋芒毕露,不像箭那么来势汹汹,它是不缓不急的,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文化苦旅》还是《山居笔记》,余秋雨写出了中国文化曲折的历史命运,写出了中国文人温婉而洒脱的风格和富于内涵而又坚韧执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世界,充满人文情思和关怀。《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种软弱的背后还藏匿着巨大的侥幸心理,在盛世,人们想,官府不会欺我太多;在乱世,又想,我一介草民有何力回天?忍忍吧。”然而,这几种因素,却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寞……”这是何其深刻的智言。

在这里,不能不说余秋雨是独具慧眼的了:作为一个有着厚实的历史文化根底、警醒的现代文化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以一种强烈的忧患感燃烧着自己的文字,试图用笔剥去世情的繁华,探寻文化的本质。他在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时候,用理性的思考融入了智性与情感。他把目光从文人转到了历史,转到了民族,转入了现代语境。它讲述了一个人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它描述着一个还魂归来的梦。细读他的文章,不得不感到一种波及灵魂的震撼,他以独特的感悟,指一方更大的天地给人看,引导着人们从喜怒嗔迷的小我中解脱出来,寻访精神的栖息所在。

二、情感取向:张弛自由,凸显人文

一是秋雨抒情,张弛适度。作为情感艺术的散文,本质还在于抒情,如果把握不好抒情的尺度,或许就会堕入煽情泛滥或干涩无味之途。《笔墨祭》通过祭奠毛笔书法文化,毫不回避的对毛笔书法深深的爱慕,以张弛自由的态度,彻底敞开自己的情怀,抒写个酣畅淋漓。依照常理,毛笔文化的失落的大悲剧应该是要加大投入去描写的,但是作者抒情抓住了张弛的力度,智性的态度告诉作者,如果仅仅把传统文化的整体效果都写成一片苦涩阴暗的色彩,这就是阻碍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余秋雨敢于创新之处,他的散文始终贯穿着这种警惕的意识,对情感的描写张弛适度,以免陷入了感性的盲目。

二是秋雨写史,意在人文。余秋雨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文章,他的散文有着具体的文化生命,这是由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现实历史荟萃而成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主体意识,而这些鲜明的主体意识是来自作者渊博的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并不是单单靠这些就能勾画出这种人文一时的,他是用深邃的目光,对历史有着深刻的洞察与专研,对现实有着忧患意识,对未来富有远见,透过这些现象,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有着极其深切的眷念,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层次的透视和立体化的剖析,把其中的喜怒哀乐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紧的相结合,从而对整个人类文化有着卓绝的领悟: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散文的人文意识是立体化的,这种人文意识以纯净、真诚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更使余秋雨的散文摆脱了那种小家子气的境界。

在这里,不难看出余秋雨的散文是言之有物的:他的散文表现得很豪迈,说古论今,篇幅宏大,体现了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沧桑感。在书写的对象中,既有天马行空的联想,同时又不乏理性思索的睿智,表现出在完成充分的文化联想的同时又兼顾了理性的阐释,体现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树起一道散文亮丽的风景线。

三、散文地位:独树一帜,奇葩一朵

著名评论家孙绍振评价余秋雨:“他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大散文话语,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除了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以外,还没有他这样的融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这里有几个信息需要梳理一下:一是“五四以来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到底是哪些篇章?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情感与理性的概括是孤立的,正因为这样,我国现代艺术散文的思想容量往往是极其有限的,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搜肠刮肚,还真的找不到一篇与余秋雨散文类似有大散文气魄的散文;二是“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给我的感觉不是传统的说教话语,而是一种平等的聊天叙述方式,这是难得的;三是为什么偏偏是余秋雨“融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当年秦牧类似的也“融思想、知识、趣味为一炉”,就是迈不开这一大步。除开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不说,原因以为有二:一是余秋雨的学者良知。以文化史学家身份进入散文的余秋雨,他一再宣言:把散文的写作当作是文化人格的深度建构和升华,这不但是一个人格建构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个体话语的建构的过程。虽然不少人指出其人品与文品有缺憾,但人无完人,历史也将会告诉我们,与余秋雨同一个时代是中国人的幸运,他让整个中华民族从另一个角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唤醒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这一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承认。二是余秋雨的诗人气质,他有意寻找古代文人曾经立足的地方,精选了有限的自然景观,结合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超越时空的界限进行文化反思,为他内在独特的意寻找到了独特的“象”,通过山水和人文的交媾,余秋雨完成了他的散文话语系统升级更新。

余秋雨的散文,独树一帜,开创了新的散文文体,建立了一套新的散文话语体系,提升了散文的恢宏境界,引领了“文化大散文”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作者简介:

梁 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

李慧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上一篇:艺术欣赏三点论 下一篇:教育叙事:用爱心浇灌音乐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