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服装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7 11:40:21

漫谈服装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摘 要]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服装作为电影艺术中的基本元素,是传承文明与历史的重要载体。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服装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深刻反映影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可以满足剧情的需要,深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可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合理准确地运用服装艺术,对影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服装艺术;电影;应用

电影是人们所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电影以画面、色彩和声音为基本元素,影视服装是承载整部电影视觉效果的重要基础。服装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既是电影中的道具,更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吸引观众、打动观众的亮点,是表现剧中人物个性特点的表现手段之一,在电影中充分利用服装艺术设计是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

电影作品与服装艺术的关系

电影与服装素有“姐妹花”之称。电影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服饰艺术发展史。早期的电影是无声的,主要依靠背景、演员造型、动作等元素来表现电影内容,演员的造型则主要依靠服装艺术完成。随着无声电影转变为有声电影继而发展为彩,服装在电影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服装通过电影引领时尚潮流,时尚潮流反之又影响电影艺术创作,二者进入一个互相影响的循环过程。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等国际电影奖中设有最佳服装设计奖这一奖项,足见服装艺术是电影作品中不容忽视的元素之一,也是保证影视作品成功的要素之一。

服饰展示着影片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向观众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心理活动丰富的人物形象,同时服饰的样式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也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得以推广与发展,可以说电影与服饰就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具体说来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饰推动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服饰设计是电影作品的一个亮点,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服饰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别致的造型与适时的色彩来展现影片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身份、心理与形象,可满足剧情的需要。服饰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电影种类繁多的现代社会中,影片直接吸引观众的就是人物通过服饰塑造的形象,服饰能鲜活地表现出人物的特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为影片定下感情基调,自然会吸引观众,使他们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意愿,深深地打动观众,而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

另一方面电影带动着服饰流行潮。服装透过电影这个传播者,拥有了自己的价值和生命。影视传播是服装发展流行的媒介,它通过最直观的方式使大众了解和认知,直接影响大众的审美及着装心理,甚至掀起服装流行的热潮,推动服装的发展。服装与电影从发展到成熟一直是在合作中不断地磨合升华,作为两种不同类别的艺术,服装艺术的推广形式成就了一部部不同题材的电影的需要,同时电影的发展又引起了服装时尚一波波的流行热潮。剧中演员的服饰穿着通过剧中人物深深地影响着观众的时尚观念,尤其是现代生活题材的影视作品服饰造型对大众着装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随着韩剧《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爱上女主播》《放羊的星星》等热播,我国观众不仅认可了韩国明星的演技,剧中人物的服饰更是在我国大为流行,引发了韩服的流行潮。

服装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

(一)服装是时代的缩影

服饰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文化。从文化角度来讲服装与电影用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诠释文化内涵。服装艺术发展早期主要以个性化手工制作为主,没有批量生产的公司,它与电影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服装设计师实现的。1931年,MGM首开先河聘请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可可•香奈尔出任电影服装指导,服装设计师开始正式与电影服装设计接触,为电影与服装艺术的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服饰造型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造型有着不同的特色,服装是传承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在电影中展现,能够深刻体现出不同时代人物的生活观念与社会观念。服装是时代的标志,是人类记录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特殊语言。

一方面服装艺术在影片中的应用为影片创造时代背景,在相应的背景下展开故事叙述。所以不同时期的电影作品,通过服饰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其所要表现的历史时代,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某一历史阶段的服装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如唐朝妇女衣胡服,着男装;清朝的黄马褂、旗袍、辫子头;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穿中山装,等等,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与象征,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

服装作为电影表现时代背景的一种高强度视觉化、直观化的道具,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容易联想到自己头脑中贮存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深化对电影所要表现内容的理解。比如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群孩子们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军装在大院里玩耍,使观众在视觉上立即进入当时的特定环境,不需说明,这一年代成长的观众即能产生强烈共鸣。大家能联想到当时闭塞的社会环境、被禁锢的思想,这些都被服装以表象化的形式呈现在银幕上。

同样,葛优与巩俐共同演出的《活着》也是用服装来作为体现时代变化的工具。影片中当“福贵”还是少爷时,长马褂、瓜皮帽、黑布靴再加上烟斗这套装备就勾勒出一位纨绔子弟的肖像。当“福贵”变卖家财偿还赌债后被迫背着皮影戏流落到街头卖艺然后被部队抓住,“福贵”已经穿上了破破烂烂的军装。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从战场的硝烟中九死一生的福贵回到家,成为新时代的人民群众一分子,他的装束也已变成当时所盛行的服装。通过服装的变化我们能形象化感知到福贵所处的各个时代的特征,也能更加深入地体会生活环境变化带给他心灵上的震动。

另一方面,影视中的服装与影视作品共同谱写历史,形成时代表征。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影视作品会不自觉地为自己烙上时代印记。其中最直观、最形象的就是剧中人物的形象,包括服装艺术、化妆艺术、造型艺术。为什么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很容易被辨识呢?对于那些运用了大批明星、比较流行且影响力较大的影片来讲,我们可以从影片中诸位明星脸上读出时代印记,从而得知影片年代。但对于那些小制作、流行性不强的作品,我们同样可以感知其时代,因为影片直观上呈现给我们的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包括建筑、人物造型、服装等。影片中人物穿着的蝙蝠衫、喇叭裤、标志性的小分头或者波浪都发给我们明显的年代信号,也就是说服装与影片共同形成了时代的表征。

(二)服装可以满足剧情需要,推动剧情发展

影片中,导演还可以将服装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方式,来完成故事的衔接推动影片发展。

比如2000年上映的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在该影片中对主人公玛莲娜的服装给了很多特写镜头,玛莲娜作为小镇上的知名人物,年轻性感画着精致的妆容,身着各种优雅的套装飘然走过小镇广场,无论是激情澎湃的年轻人,正在青春期的少年还是垂暮之年的老人,更有那些嫉妒、愤恨的妇女们无一不报以注视的目光。留给人们或艳羡、或仰慕、或唾弃的目光。这时她就是男人垂涎的女神,女人心目中夺走自己丈夫的女巫。而当玛莲娜受尽苦楚和磨难最终穿着和其他妇女一样破旧不堪的粗布衫,蓬头垢面地去菜市场买菜时,还是那些人们,但男人们已经不再关注她,曾经诟病和诽谤她的那些妇女们面对曾经美丽如今她们相同的玛莲娜纷纷表示了友好。导演无法将玛莲娜的内心世界呈现给大家,所以采用了形象化的、直观的服装作为道具来推动剧情发展,丰满人物形象。而对前后玛莲娜不同着装的特写,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世界的变化历程。从优雅、自信、执著到被残酷的现实、无情的人们鞭挞后的无助、无奈和放弃,服饰的明显对比将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描绘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影视作品中服装的神奇魔力,它能将抽象的精神表象化,同时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影片。

(三)表达电影主题,丰满人物形象

服装作为角色出场时,是观众接受到的最直观的元素,它对人物形象的树立与深化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影视服装设计师,依据影片的类型与题材,结合剧本所给出的特定时代环境、文化背景,从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等多方面微观角度入手,运用影视服装这一艺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塑造人物特性。电影服装作为人物内心特质的映射,它是人物心理特征转换的媒介,它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心理内涵,在装扮人物的同时,兼具传神表达人物性格特质和审美心理的作用。

比如索菲娅•科波拉导演的电影《绝代艳后》,通过服装将主人公的形象丰满起来,设计师通过影片成功再现18世纪法国皇室贵族女性的十足女人味和高贵典雅的气质,创造了电影服装史上最为女性化的服装,所以人们在欣赏《绝代艳后》中的各种女装时总是会说“这是美的享受,是女人们的盛宴”。玛丽•安托尼瓦特在影片中更换了数套玲珑多彩的服装,上衣紧紧包裹着女人的曲线,玛丽•安托尼瓦特小心翼翼,坚守自己固有的姿态,那硬硬的、高高的紧身胸衣就是为了撑住她高傲的身躯,撑住她内心的自尊。

在电影作品中,外在的形象要与人物内在的思想品质和气质相融合,影视服饰作为一种影视艺术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能够形象地展现电影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活动。美国影片《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回到备受战争伤害的塔拉,面对满目疮痍,一家人挣扎在生存边缘上。当她得知瑞德的消息,为了去见他但又不失自己高傲的性格掩饰自己生活的窘境,在嬷嬷的惊异下用那墨绿色窗帘为自己做成漂亮的衣裙从而得以与瑞德相见。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与她持枪带着家人逃难相比可能不算什么,但面对困境能够以常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将困难化解,这就是坚强、机智的斯嘉丽。这条与众不同的绿色衣裙就成为诠释她性格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是用窗帘做衣服,《音乐之声》中家庭教师给孩子们做成窗帘系列服装,大家一起去郊游划船唱歌,这种场面其乐融融充满童趣,就充满了活泼、积极阳光的态度。这也正是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服装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服装艺术的表现形式。把握好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电影中运用服装艺术烘托气氛、渲染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推动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大鹏.电影与服装艺术[J].电影文学,2008(14).

[2] 林燕宁.服饰设计的语言――服饰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3(02).

[3] 何宇鹏.论电影中的服装艺术[J].电影文学,2010(16).

[4] 王晓.浅谈服装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6(08).

[作者简介] 张敏(1982― ),女,山东利津人,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服装艺术与电影及学生思想教育。

上一篇:谈电影文学与结构主义 下一篇:无奈中的抗争:《归途列车》叙事策略与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