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下英语卡片的运用探讨

时间:2022-09-07 10:39:46

活动单导学下英语卡片的运用探讨

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用得最多的教具和学具就是英语卡片。特别是在“活动单导学”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更注重恰当使用英语卡片。

一、用英语卡片教学新知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少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和学习新知,常在课堂上呈现具体的实物。然而,“活动单导学”下的英语课堂,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的。就新授水果类的单词而言,一个班8~10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一个苹果,得准备8~10个苹果;每个学习小组一个西瓜,得准备8~10个西瓜……如此,教室便成了水果摊。另外,《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单词,如Spring,Summer,fall,Winter……是很难用具体实物呈现的。对此,教学新知时,我便组织学生使用英语卡片。课前,我因课而宜,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套卡片。水果类、食品类、乐器类、动物类……均制成卡片(一面画图像、一面写单词),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利用卡片理解和学习新知。

以教学26个英语字母为例,26个英语字母的教学看似简单,要想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起来有趣味,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们通常都是照本宣科,一堂课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而在“活动单导学”下的课堂,我是这样教26个英语字母的:课前,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好“活动单”( 每生一份),准备好卡片(每个学习小组一套)。课上,先把卡片随“活动单”一起发到各学习小组。接着,按“活动单”进行“施工”。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看(看卡片)、听(听别人读)、读(自己反复读)、评(互相评点)、做(做字母排队游戏)、赛(进行字母排队比赛)。这样教,学生既学得快又学得好,还能锻炼观察、倾听、辨析、合作和反应灵敏等能力。

二、用英语卡片再现旧知

回忆是记忆的基本环节之一,记忆的重要标志是再认或回忆。回忆或再认,会使学生对旧知进一步地记忆、巩固和保持。要想学生对旧知记得更好、记得更牢,不断地再现旧知,是帮助学生记忆的有效方法。

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时,课文中有pies,Sweets,biscuits,noodles,Chocoolate等食物单词。课前,我预设好活动单,并为各学习小组准备好已学过的各种食品的单词卡片,如Cake,breeGad,rice,pear,apple……课的一开始,依据“活动单”,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先逐一呈现、再反复滚动单词卡片,安排组内成员轮流读,组织组内成员齐读。通过看卡片、读单词,再现旧知,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常用英语卡片,反复滚动、再现旧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能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架桥”。

三、用英语卡片渗透语法

小学英语,从起初的“词汇教学”,到之后的“句子与对话教学”, 再到最后且最难的“阅读教学”,似乎总把“语法知识的教学”抛在一旁。英语语法知识该不该教?很多老师拿不定主张,总认为:讲细了,学生无法理解,讲多了,增加学生的负担;不讲吧,学生又不知道如何运用。对此,当我执教了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后,便毫不犹豫地认为:小学英语,语法知识该教。但要把握教的度,那就是适当渗透。

如教学be动词时,学生总是分不清什么人称后面用什么be动词。起初,我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人称后面be动词的运用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似乎也看得到人称代词后be动词的变化,但在实际运用时,就是总出错。后来,每当教学到be动词,在预设“活动单”时,我总要针对人称代词后be动词的变化,为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两张长卡片,把自编的一个顺口溜写在卡片上。第一张卡片的正面写:I连着 am,反面写:you牵着are;第二张卡片的正面写:she/he/it伴着is,反面写:we和they,也牵着are。课上,到了be动词的教学活动时,我先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人称代词后be动词的变化,再让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到讲台上领取卡片。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领回卡片后,马上组织和带领组员读卡片上的顺口溜。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读得津津有味、朗朗上口。在以后的学习和运用中,学生只要碰到这个语法点,脑海里很快就会浮现出两张卡片上的顺口溜。再后来,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写作和相关的测试中,对be动词的运用,正确率相当高。

这说明:小学英语教学,语法知识是可以渗透的。如果再将枯燥的语法知识点,用有趣的绕口令或顺口溜制成卡片,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得愉悦,而且能轻松理解,还能准确地运用。

四、用英语卡片处理课尾

俗话说:编筐编篓,功在收口。课尾能否取得“收口” 之功,是评判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学英语课课尾“收口”的方式较多,“活动单导学”下的小学英语课,我常利用英语卡片处理课尾。

如26个英语字母教完后的那一节课的课尾,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一幅幅苹果树图片,发给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一幅。树上的26个苹果中,有25个是字母苹果,只有1个苹果上没字母(每幅图上缺少的字母各不同),我边发图片边说:“26个苹果,其中有一个苹果的字母卡片被老师放在讲台上,请各学习小组合作寻找,少的是哪一张字母卡片?”各学习小组得到苹果树的图片后,马上按26个英语字母的顺序,逐一对照,总想尽快找到少掉的哪一张字母卡片。当各学习小组纷纷找到了是哪一张字母卡片的时候,下课的号响了。

又如教学动物类单词的那一课的课尾,我举起写有“tiger”的卡片,先让学生齐读三遍,再播放学生都熟悉的“两只老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演边唱:“This is a tiger。This is my tiger。I love it。I love it。”当全班学生演唱结束时,下课的时间到了。

精彩的课尾“收口”,不但有“余音绕梁”之妙,而且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还能巩固课堂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它是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堂向生活拓展的桥梁。

综上所述,“活动单导学”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应善用、活用、巧用、妙用英语卡片。把最常见、最普通的英语卡片,作为教具和学具进行辅助教学,既经济,又实惠,还管用。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茅家港小学)

上一篇:如何构建和谐的中职英语教学体系 下一篇:终将穿孔的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