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兼容的一种想象

时间:2022-09-07 09:53:23

社交网络或者邮件服务最终能否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将不取决于那些“大牌”、“老牌”或“名牌”等等“坐庄”者,而取决于那些用脚投票的“散户”们。

社交网络在近一两年内异军突起,来势汹汹。电子邮件,十年前问世时,虽然也同样是IT行业的“先进性”代表,其风头比之社交网络有过之而不及,如今,则从风口浪尖中跌落,稍显落寞。但是,风头“强劲”的社交网站之推广,为什么还要借助“落伍”的电子邮件?这不禁让我怀疑社交网络的渗透力并不像宣传中那样强。

眼下,所有的社交站点都是自立门户的。人们需要在几个社交网络、即时信息服务商、照片分享站点上设立不同的帐户。虽然有些稍微大气的网站已经向独立的程序员开放,鼓励他们写一些有趣的软件,但是几乎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用户信息让渡出去。所有的网站都想紧紧地抓住用户,以保证他们不断回访。

通常来说,在线服务的发展都会经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早期服务往往是在秘密花园中进行的。电子邮件一开始也只能在围墙内发送,正如今天的Facebook信息一样。但是,令人欣喜地是,社交网络的某些部分已经开始进化了了。有些人正与数据传输工作组合作,帮助人们在网络中转移朋友名单和其它信息。还有些人则在推动开放ID活动,计划创造单独的联合登记系统,这样人们可以在很多站点上应用一个ID。

但是我想象中的“开放”,并不到此为止。在技术圈子里,“开放”或许与“兼容”同义。设想一下,假如社交网络与电子邮件“兼容”。

做为技术,邮件也许不够时尚,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一项网络服务。平均每个电子邮件用户一天要检查5次邮箱,当看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你会明白电子邮件的未来很稳定。电子邮件不会消亡。但是,我们使用它的方法在改变。也许在未来三年内,超过80%的电子邮件将不再在电脑上阅读,而是在手提设备上阅读。甚至有可能,我们可以在太阳眼镜里看到邮件。

所以,即便电子邮件服务从来没替人挣过什么大钱,各IT巨头还是频频展开电子邮件服务竞赛。Google Gmail 帐户提供2.5 GB 的免费存储空间,则微软的Hotmail电子邮件系统就提供 5 GB 存储空间。对于Google, Yahoo!, 微软和其它公司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在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理想的社交网络基础架构。而其形式正是地址簿、收件箱和用户日志。

扩展后的收件箱,可以容纳价值无限的、全自动更新的人际联络信息。在Facebook上,学生的社交图谱将随着离校而恶化。而一个电子邮件帐户则能使人们经常地保持联系。利用邮件簿,可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可指定某些信息只发给某些人群。电子邮件从广义上说是最重要的社交网络。

但是与社交网络一样,电子邮件服务要嬗变为我们心中的模样,也面临着“开放”的考验。微软,(或多或少一向有点垄断癖),在推出Hotmail时,就因为态度不够“开放”而遭人诟病。用户们对微软Hotmail的扩容不领情,原因就在于它不支持POP3。而 Gmail 和雅虎邮件允许使用者用他们自己的客户端软件,如雷鸟(Thunderbird) 或 Eudora,把信息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所以有人认为,仅仅是服务升级并不足以把用户从竞争者那里引诱过来。

也许,社交网络或者邮件服务最终能否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将不取决于那些“大牌”、“老牌”或“名牌”等等“坐庄”者,而取决于那些用脚投票的“散户”们。开放、融合、便捷,正是“散户”们对社交的要求。期待着有一天,长尾的力量终于掉转了“龙头”----我们将不需要登陆某个站点,而是直接去邮箱里、RSS阅读器或者即时通信系统上去查看信息;我们不再需要将照片上传到Facebook上,因为自己的电子邮件簿里已经自动获取了它们;我们终于可以用一个ID纵横于邮件、手机、社交网络之间。

上一篇:阿里巴巴上市的意义 下一篇:谁将整合虚拟化大势